(排名不分先后)

    一年级

    【论文题目】岭南文化一支柱 民族音乐开先河——谈广东音乐

    【作    者】许甜甜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本文将广东音乐置于新世纪的文化场景中,既探讨了其富有魅力的相关作品,又揭示了其历百年而不衰的文化底蕴。在思考的同时,笔者也看到了广东音乐现存的危机,故而提出了发展广东音乐的若干文化策略。

    【参考书目】

    1、“广东音乐是‘小家碧玉’吗?”  岳志文   载于《人民音乐》1998年第4期

    2、“析广东音乐在新世纪所具有的生命力与文化力”  罗小平  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target="_blank">《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3、“后现代主义与广东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王少明  载于《音乐艺术》2004年第3期

    4、“论广东音乐的曲名、意境和韵味”  黄日进  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广东音乐在新世纪发展趋势三人谈”  罗小平  载于《广东艺术》2000年第2期

    6、“谈广东音乐的生命力·张力·辐射力·文化场”  罗小平  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7、“广东音乐述要”  余其伟  载于《中国音乐》1998年第2期

    8、“任重道远话粤乐”   吴聿立  载于《中国文化报》2001年10月18日第8版

    9、“广东音乐,民间热专业冷”  黄兆存  载于《羊城晚报》2003年10月28日

     

     

    【论文题目】忆丝竹 话古今

    【作    者】许甜甜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本文以“古今”这条纵向线索为基点,既对涉及江南丝竹发源的诸方观点做了全面、客观的比对和分析,又从乐曲的发展、乐器的组合、人才的培养、流布的拓宽这几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此乐种发展的具体体现。在论述其演奏风格特色的同时,笔者也就江南丝竹的现状做了一系列粗浅的调查,希望其中的种种能引起读者对此乐种的进一步专注及重视。

    【参考书目】

         

    1、《江南丝竹发源初考》  陈有觉、高雪峰著

    2、《“江南丝竹”起源太仓说》  凌鼎年著

    3、《“吴中新乐弦索正是江南丝竹”一说质疑》  谢建平著

    4、《说古到今话丝竹—兼谈“江南丝竹”的特色》  秦鹏章、周大风著

    5、《江南丝竹传入天津始末及其发展》  陈嘉瑞著

    6、《江南丝竹新叙》  伍国栋著  中国艺术研究生部学刊1994年第2期

    7、《传统音乐的生命力—对上海江南丝竹演奏的调查》  张伯瑜

    8、《表演场合的演奏习惯:上海的业余丝竹社》  韦慈朋著  中国音乐国际性研讨会1

     

     

    【论文题目】一面折射出世界文化的音乐多棱镜——读《心&音.com—世界音乐人文叙事》有感

    【作    者】周  繁

    【指导老师】陈鸿铎

    【内容提要】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笔者从标题、突破、内容、特点、深思五个部分讲述了这本书。该书是洛秦博士留学美国近十年间对世界各民族、各地区音乐文化亲身感受、经历之后的产物,它汇集了作者丰硕的知识、凝结着作者细腻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事物、对人生的思考,渗透着作者的学术思维和观念,是一本"洛式百科全书"。

    【参考书目】

    《心&音.com—世界音乐人文叙事》   洛秦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论文题目】浅论学堂乐歌

    【作    者】胡悠笳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学堂乐歌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新音乐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对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来自西方的近代音乐知识,普及音乐理论和推广群众性歌咏形式及建立中国自己的近代学校音乐教育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本文分6个版块对学堂乐歌进行了阐述。

    【参考书目】

    1、“论学堂乐歌在中国音乐教育发展史中的地位及作用”  袁善琦、周刚著

    2、“从李叔同的歌曲创作看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的影响”  温和著

     

     

    【论文题目】卓越的成就,至诚的爱国心——试论我国音乐学家王光祈

    【作    者】胡悠笳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王光祈是我国著名音乐学家,在音乐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成就:创造代表“中华民族性”的“国乐”、作有大量的涵盖广泛领域的音乐论著。本文从王光祈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及爱国思想论起,分析了王光祈创造国乐的创新观念,并且将王光祈的音乐论著分四方面,分别论述其中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积极影响。

    【参考书目】

    1、“论王光祈在中国音乐史上的主要成就“  罗天全著

    2、“王光祈与民族音乐的发展”  陈达波、李姝著

    3、“试论王光祈的国乐思想”    潘娜著

     

     

    【论文题目】《音乐欣赏心理分析》学习札记

    【作    者】许一飞

    【指导老师】陈鸿铎

    【内容提要】

          本文以读书札记的方式,对作者张前所著《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一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即音乐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这四种主要心理要素,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了谈对音乐欣赏心理分析的认识。

    【参考书目】

    1、《音乐欣赏心理分析》  张前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古典音乐欣赏50讲》  上海音乐出版社

    3、首届音乐心理学会议论文选载之一:中国音乐心理学转型阶段发展特征

     

     

    【论文题目】《学堂乐歌考源》读后心得二则

    【作    者】许一飞

    【指导老师】陈鸿铎

    【内容提要】

          这篇文章共分3个部分,分别是题目中所提到的两则心得及结语。

           第一则心得:有感于作者严谨的治学风范。

           第二则心得:对学堂乐歌特点的认识。

           结语:有感于今天的“学堂乐歌”之匮乏。

    【参考书目】

    1、《学堂乐歌考源》  钱仁康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出版

    2、《祝贺钱仁康教授九十华诞学术论文集》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target="_blank">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

    3、参看网站:http://seuaa.seu.edu.cn/comm/cover.asp  东南大学校友会 《著名音乐家钱仁康老师》

     

     

    【论文题目】校园歌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作    者】李诚敏

    【指导老师】王  璨

    【内容提要】

          到2004年,校园歌曲在内地出现并流行已经10个年头了,从1993年开始,大地唱片公司连续推出了几张校园歌曲专辑,并界大获成功。同时还造就了一大批90年代的优秀歌手和音乐人,如:高晓松、老狼、艾敬、叶蓓等。校园歌曲《同桌的你》、《青春日记》《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一些经典歌曲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2002年初,大地公司带着全新的音乐理念和不变的校园歌曲情结重回大陆,在校园里又刮起了一股校园音乐风。

     

     

    【论文题目】谈肖邦创作特征中民族精神的体现

    【作    者】李诚敏

    【指导老师】王  璨

    【内容提要】

          伟大的波兰音乐古典作家肖邦的名声,可与贝多芬、莫扎特、舒曼等不朽的名字并列而无愧。肖邦的创作,在思想感情、艺术和诗意的形象方面是极其丰富的,在形式方面也是非常完美的,他的创作思想是在波兰人民为民族多里而奋斗的时代中形成的,肖邦的音乐是民族独立运动的呼唤

     

     

    【论文题目】巴赫vs爵士

    【作    者】竹琛

    【指导老师】梁晴

    【内容提要】

          自二十世纪,古典与流行的交融越来越繁盛,其中巴赫与爵士乐的融合可以说是典范.本篇文章通过相关材料的整理,从两者的共性着手,进一步诠释了这一独特音乐的魅力.并举出实例,将"爵士巴赫"大致归纳出四种典型.

    【参考书目】

    1、《音乐欣赏》  伯恩斯坦著 林声翕译  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

    2、《音乐欣赏》 马克列斯著 刘可希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

    3、《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  宋瑾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4、“爵士乐的节奏形态与传统的节奏意识”  黄明志  载于《交响》1994年第2期

    5、《爵士乐》  瓦里美著  王秋海译  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

    网页:http://www.lensbbs.org

    http://www.jazzsky.cc

    http://www.timexf.com

    http://www.umg.com.hk

    CD/DVD:“Swinging Bach”摇摆巴赫??巴赫逝世250周年纪念演唱会

    THE JACQUES LOUSSIER TRIO “PLAY BACH”(THE 1989 MUNICH CONCERT)

    【论文题目】莫扎特嬉游曲:高贵的18世纪娱乐音乐精品

    【作    者】陈黛莹 

    【指导老师】梁 晴

    【内容提要】

          古典主义音乐重要的代表人物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嬉游曲只是其中之一,这种18世纪非常重要的器乐体裁作为室内乐与交响曲的中间形式很好地完成了从巴洛克向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过渡。莫扎特创作了二十余首嬉游曲,本文从结构、调性、编制、风格四方面对莫扎特嬉游曲的音乐特征作初浅的研究,并试论莫扎特嬉游曲与其应景音乐的异同,同时介绍了莫扎特同代人的嬉游曲创作。

    【参考书目】

    1、[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顾连理 张洪岛 杨燕迪 汤亚汀 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年

    2、杰拉尔德 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顾译 钱仁康 杨燕迪校订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3、[美]唐纳德 杰 格劳特 《西方音乐史》汪启璋 吴佩华 顾连理 译,人民音乐出版1996年

    4、钱亦平 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的演进》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

    5、李哲洋《最新名曲解说全集4 管弦乐曲I》  大陆书店

    6、Erik Smith《BBC音乐导读23 莫扎特小夜曲、嬉游曲、舞曲》德馨译,花山文艺出版1999年

    曲谱:

    《17Divertiment For Various Instruments Wolf Amadens Mozart》Dover Publitions Inc.New York

    工具书:

    《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汪启璋 吴佩华 顾连理 编译   钱仁康校订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8年

    《简明牛津音乐词典》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  Divertiment条目

                            Editied  by  Stanley  Satie ,  Jone  tyrell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2001年

     

     

    【论文题目】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作    者】张灵安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14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资本主义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对欧洲整个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欧洲政治和文化上引起了巨大的变革。在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欧洲世俗专业文化的空前繁荣,但这种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是在不断斗争中取得的。
    【参考书目】

    1、“文艺复兴时期情感论音乐思想的发展”  邢维凯  乐府新声1994年第2期 
    2、“歌剧---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  周玲  交响1996年第1期 
    3、“关于音乐史时代的划分”  阮红   乐府新声1999年第4期 
    4、“音乐文化与欧洲文艺复兴”  高福进  天津师大学报1993年第5期
     

     

    【论文题目】让戏曲走近青年,让青年走进戏曲

    【作    者】汪了一

    【指导老师】王  璨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使得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呈现全面进步。在多元文化格局中,诸多现代艺术门类蓬勃兴起。然而,作为“国粹”、“国宝”艺术的中国戏曲却陷入了低谷。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失去了青年观众这一块庞大的市场,才使多年雄踞中国文艺舞台的戏曲艺术显得如此脆弱无力。本文从多个角度剖析了戏曲“不景气”的因素,结合多个方面的问题探讨青年观众与戏曲艺术之间的关系,从而力求在二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戏曲被青年所接受。

    【参考书目】

    1、“动态·开放——当代中国戏曲音乐创作主题的思想定势”  张继昂  《文艺评论》1998年第3期

    2、“对高等戏曲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杨丽华  《戏曲艺术》2001年第四期

    3、“关于中国戏曲衰落的思考”  艾秀梅  《艺术百家》2003年第一期

    4、“现代性是戏曲发展的历史必然”  何玉人  《中国文化报》2005年1月6日

     

     

    【论文题目】略谈古琴的美

    【作    者】汪了一

    【指导老师】王  璨

    【内容提要】

          古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本文着重从琴乐、演奏及琴观三个方面对古琴美学博大精深作出了阐述。

    【参考书目】

    1、“古琴的文化审美内涵”  刘承华  《黄钟》1999年第2期

    2、“浅谈古琴音乐的审美价值”  王永昌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  王志成  《音乐探索》2003年第2期

     

     

    【论文题目】J.S.巴赫音乐中的数理特征及意义

    【作    者】唐  吟

    【指导老师】梁  晴

    【内容提要】

          J.S.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在音乐中严谨的构思与大胆地

    实践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推向了最高境界,其中,巴赫音乐独特的数理特征及其

    内在寓意值得我们探索与思考。通过对巴赫相关研究资料的阅读,发现关注巴赫

    数理特征是研究中的一个焦点,在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分类之后,本文

    作了整理归纳,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参考书目】

    [1][1] 参见俞人豪:《音乐学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年 ,第20—22页。

    [1][1] 引用俞人豪:《音乐学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年 ,第20—22页。

    [1][1] 钱仁平:《巴赫》, 1997年,东方出版社,第49—52页。

    [1][1] 王二六:“宗教神秘主义的性质”,《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1期。

    [1][1] 何长文:“数字与宗教文化的关联”,《东北师范大学报》,2000年第6期。

    [1][1] 钱仁康:“巴赫《b小调弥撒》中的‘旧曲新歌’”,《音乐艺术》,2001年第3期。

    7、 余志刚:《音乐的大海—巴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3页。

    8、 钱仁康:“巴赫《b小调弥撒》中的‘旧曲新歌’”,《音乐艺术》,2001年第3期。

    9 、钱仁平:《巴赫》, 1997年,东方出版社,第49—52页。

    10、钱仁康:“巴赫《b小调弥撒》中的‘旧曲新歌’”,《音乐艺术》,2001年第3期。

    11、钱仁平:《巴赫》, 1997年,东方出版社,第49—52页。

    12、余志刚:《音乐的大海—巴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4—75页。

    13、(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所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第472页。

    14、吕常乐:“巴赫《马太受难曲》的戏剧结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15、图表引用 吕常乐:“巴赫《马太受难曲》的戏剧结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6、余志刚:《音乐的大海—巴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5—126页

    17、孙国忠:“《戈尔德堡变奏曲》:巴赫的晚年风格及其研究”,《音乐艺术》,2000年第4期。

     

    18 图表引用孙国忠:“《戈尔德堡变奏曲》:巴赫的晚年风格及其研究”,《音乐艺术》,2000年第4期。

    19 图表引用(英)《NEW GROVE》,“Bach,Ⅲ:(7)Johann Sebartian Bach,15:Motets,chorales,songs”, 2001年,H.J.Schulze and C.Wolff。

    20 廖宝生:“黄金分割的美学观点在巴赫音乐赋格主题构思中的表现”,《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21 参见(英)《NEW GROVE》,“numbers and music”,2001年,Ruth Tatlow、Paul Griffiths。

    22 引用 余志刚:《音乐的大海—巴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5页

     

     

    【论文题目】论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

    【作    者】唐  吟

    【指导老师】梁  晴

    【内容提要】

          贝多芬的32部钢琴奏鸣曲在整个音乐史具有极高的地位,这五首钢琴奏鸣曲可以被认为是贝多芬晚期所创作顶峰作品的“试验地”,是他的重要作品。它们确认了作曲家晚年伟大的创作性构思。文章以贝多芬最后5首奏鸣曲为中心折射出其晚期音乐创作的一些重要特征。

    【参考书目】

     [1][1] 参见(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所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第585页。

    [1][2] 参见(苏)克里姆辽夫:《论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丁逢辰所译,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第172—173页。

    [1][3] 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55页。

     

     

    【论文题目】中国古代最早的作曲家――李延年

    【作    者】张琳君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本文概述了乐府协律督尉李延年的生平,主要音乐活动和影响,以及主要代表作品。

    【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音乐史》  金文达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版

    2、《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  夏野 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9版

    3、《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杨荫浏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版

    4、《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孙继南 周柱铨 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版

     

     

    【论文题目】浅述标题音乐

    【作    者】张琳君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标题音乐的概念、起源、发展及其分类,并简略地谈了个人的看法和对作品的理解。

    【参考书目】

           1、“音乐与非音乐因素融合的产物——标题音乐” 胡咏丽  《音乐探索》  2002.1

    2、“论标题音乐” 扈少煜  济宁师专学报 2000.4

    3、“李斯特对标题音乐的卓越贡献” 李德隆  《音乐探索》 1999.3

    4、《西方音乐史简编》沈旋 谷文娴 陶辛  上海音乐出版社

    5、《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 人民音乐出版社

     

     

    【论文题目】浅谈《潇湘水云》

    【作    者】曹馨元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潇湘水云》是南宋末年浙派琴家郭楚望(郭沔)所创作的一首著名的七弦琴曲。七百多年来广为流传,并受到人们的好评和推崇。本人通过阅读了李祥霆《谈<潇湘水云>》(中国音乐 84年第一期);王震亚的《<潇湘水云>初析》(音乐研究 80年第三期);龚一《七弦琴曲<潇湘水云>及其作者郭楚望》(音乐艺术 81年第一期);袁静芳《民族器乐》(人民音乐出版社<吴景略演奏的琴曲《潇湘水云》>)这几篇文章后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比较与整理,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参考书目】

    1、“谈《潇湘水云》”  李祥霆   《中国音乐》 84年第一期 

    2、“《潇湘水云》初析”   王震亚  《音乐研究》  80年第三期

    3、“七弦琴曲《潇湘水云》”  郭楚望  龚一   《音乐艺术》 81年第一期

    4、《民族器乐》 袁静芳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论文题目】浅谈云南洞经音乐

    【作    者】曹馨元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云南洞经音乐以谈演《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而得名;“洞经会”(又称“文昌会”)是人们在寺庙、野外、家里自发地举办的以谈洞经(奏唱经书中诗赞的音乐)为内容的一种音乐会;音乐会中所用的音乐就叫“洞经音乐”。“洞经音乐”是一种为洞经活动服务以民俗祭祀为主要内容的民间音乐形式。集古代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江南音乐和宗教音乐为一体,旋律清雅,古朴端庄,优美动听。

    通过阅读吴学源《云南洞经音乐述略》、张金云《寻千年古声  谱四化新曲-云南永

    胜的洞经音乐》、崇先《云南丽江洞经音乐》这三篇文章使笔者对云南洞经音乐有了系统化的认识并对这几篇文章做了总结概述及个人的浅略心得。

    【参考书目】

    1、“云南洞经音乐述略”  吴学源  《中国音乐》 2002.1

    2、“寻千年古声  谱四化新曲-云南永胜的洞经音乐”  张金云  《中国音乐》  1985年 

    3、“云南丽江洞经音乐”  崇先  《中国音乐》 1989。12-4

    4、“云南曲靖洞经音乐”  常八一  《中国音乐》1993.1-1

     

     

    【论文题目】宋词《水调歌头》与不同形态音乐的结合

    【作    者】黄琬晶

    【指导老师】韩锺恩" target="_blank">韩钟恩

    【内容提要】

          音乐与文学同为艺术,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异曲同工的,将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现代人用通俗的方式去接受古代文学,倒也平添了几分亲切感,在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我觉得当属邓丽君。她的大量作品中都运用宋词作为歌词,并配上朗朗上口的流行乐旋律,炮制出许多与原诗同样经典的作品。笔者个人非常欣赏其中一首《但愿人长久》,歌词就是采用了苏轼的《水调歌头》;陈其钢的室内乐作品《水调歌头》也同样是采用了这首词作为歌词,本文对于这同一首词与不同音乐形态的结合进行了一个比较。

     

     

    【论文题目】《马勒〈大地之歌〉研究》读书笔记三则

    【作    者】黄琬晶

    【指导老师】韩钟恩

    【内容提要】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发行的《马勒〈大地之歌〉研究》一书集中收录了27篇有关马勒《大地之歌》的研究文章,集聚了有关《大地之歌》的诸多见解。书中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总体研究,第二部分第二乐章解译,第三部分第三乐章解译,第四部分音乐评价,第五部分相关文章。五个部分分别从词的来源、音乐分析、马勒的创作背景、诗词与音乐的结合等方面对《大地之歌》进行了多方位的论述,本文马勒《大地之歌》的综述、马勒《大地之歌》的歌词来源考证、马勒《大地之歌》的体裁三方面对此书做了一个整理笔记。

     

     

    【论文题目】关于昆曲保护的话题

    【作    者】黄  洁
    【指导老师】王  燦

    【内容提要】

          诞生于苏州昆山、曾经风靡全国并辉煌了明清两代数百年的昆曲,是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的古典艺术。200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昆剧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值得庆幸的大事,但是作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护、保存却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艰巨任务,更何况在理论上还有很多认知误区。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相继撰文,各抒己见,以期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本人阅读了相关文章,对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并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即指导方针、遗产界定及什么是有效保护。
       
    昆曲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因此重视对昆曲的研究和保护具有世界性的特殊意义,期待有更多的人关注昆曲。
     

     

    【论文题目】解读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    者】唐逸姣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首先阐述了组曲的创作背景与特征。随后从组曲这一体裁入手,浅析了其形式与特色。第三部分又对于组曲多种不同版本于一份手稿作了审视。最后谈的是关于演奏者的二度创作。

    【参考书目】

    1、“谈巴赫《六首大提琴独奏组曲的演奏》”   杨雪欣   《乐府新声》1998年第4期

    2、“一幅以律动美绘就的乡村风景画——谈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的意境构想” 丁相杰  《齐鲁艺苑》2000年第2期

    3、“巴赫大提琴组曲的版本研究”   威尔克米斯基   《人民音乐》1995年第5、6、7期

    4、《西方音乐史简编》              沈璇、谷文娴、陶辛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5、《西方音乐史》                  保·朗多尔米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6、《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    钱亦平、王丹丹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7、《牛津简明音乐辞典》  第四版                             人民音乐出版社

     

     

    【论文题目】浅谈印象主义音乐

    【作    者】唐逸姣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阅读,阐述了19世纪末音乐领域印象派的由来,并对两位代表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的风格作了比较,浅析两者在和声、调性、音响、旋律等方面的不同,以及这些不同在作品上的体现,从而更好地了解印象主义及其内涵以及它对于后世的影响。

    【参考书目】

    1、“德彪西钢琴作品中全音阶手法的使用”     李铮    载《交响》2000年第二期

    2、“论德彪西的“乐中有画”——两种比较的思考”  钱永利   载《音乐学习与研究》1996年第一期

    3、“德彪西的音乐语言”   沈旋     载《音乐艺术》1980年第一期第二期

    4、“拉威尔创作的泛印象主义风格”   郑中    载《黄钟》1997年第一期

    5、“论拉威尔《帕凡舞曲》中的美学原则”  邵丽霞 侯康为  载《艺苑》音乐版1994年第三期

     

     

    【论文题目】戏曲曲牌与宋元市井民俗

    【作    者】李   亚

    【指导老师】王   燦

    【内容提要】

          宋元是我国封建社会在唐代基础上继续繁荣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商品经济特点的市井音乐在新的经济文化环境中迅速发展起来,为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崛起,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基础。中国戏曲的曲牌音乐源于民间,随着传统文化历史长河的流动逐渐积淀而成。以往从传统音乐其它体裁去考察戏曲曲牌来源的比较多,翁敏华老师则选择从戏曲曲牌考察民俗的研究路径,撷取与宋元民俗有关的曲牌,撰写了《戏曲曲牌中所包含的民俗事项表述》一文。本人通过阅读他的文章并参阅相关文章以及论著,把戏曲曲牌与宋元民俗关联现象作了梳理,并就这种研究视角的意义作了概述。

    【参考书目】

    1、“戏曲曲牌中所包含的民俗事项表述” 翁敏华 《戏曲音乐资料选编6-7》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编辑部编1990年出版

    2、《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   仲富兰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 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朱瑞熙  张邦炜  刘复生  蔡崇榜  王曾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宋代城镇居民的消费意识”   陆爱勇    《华夏文华》2004年第4期

    6、“民族音乐学与民俗音乐研究”  贾艺  葛美琳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论文题目】从“王洛宾热”的论战谈起

    【作    者】杜莎莎

    【指导老师】黄允箴

    【内容提要】

          王洛宾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在三、四十年代开始搜集西北地区民歌,使得一部分脍炙人口的维吾尔、哈萨克民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受到国内外听众的喜爱,弘扬了我国兄弟民族丰富灿烂的音乐文化。但同时因为自身的过失和某些客观的原因,在上世纪90年代,“王洛宾热”成了文化界热门讨论的话题,引起了各界不小的争议。本文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关于“王洛宾热”的部分文章的阅读,浅显地作出比较客观的评论。

    【参考书目】

    1、“王洛宾歌曲作品中的艺术特色”   马成翔   《新疆艺术》1998年第4期

    2、“王洛宾的历史贡献和音乐美学特点”  王仲明 《新疆艺术》1998年第4期

    3、“王洛宾音乐创作的艺术感情”     蒋林     《新疆艺术》1999年第4期

    4、“是民歌,还是王洛宾的创作歌曲?”    文摘

    5、“用法律观念审视王洛宾西部民歌的著作权”  田联韬  《人民音乐》1995年第4期

    6、“批评者,批也,评也——对“王洛宾热”现象的思考”   刘再生 

        《人民音乐》1994年第2期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