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c小调的“弦外之音”
以J.S.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五首BWV1011>为例,对c小调相关美学问题的探讨
音乐学写作工作坊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上海音乐学院" target=_blank>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
艺术哲学与批评方向硕士、博士专题讨论课
C小调相关问题的探讨(第一次讨论)
时间:2015年3月31日,星期二,13:30-15:00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中414
授课导师:韩锺恩" target=_blank>韩锺恩教授
参与同学:赵文怡、周凌霄、许首秋、倪本初、张潇雪、方迪
汇报人:方迪
课堂记录:方迪
本次课由方迪针对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五首进行主题报告,之后为课堂讨论环节。现将课堂记录整理如下:
主题报告:
题目:《倾听c小调的“弦外之音”——以J.S.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五首BWV1011>为例,对c小调相关美学问题的探讨》
一、 研究对象之确立
之所以选取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五首BWV1011》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从18世纪开始,欧洲音乐逐渐放弃追求调的不同性格,转而注重“大小音阶各调的音程组织与和弦组织的同一性”,为适应器乐繁复转调的需要,音乐家逐渐认识到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故,是否可以认为:在巴赫生活和创作的时期,其对调的选择还是受调本身的性质特征影响的成分较多,其作品总还是自觉不自觉地蕴含了一个基调,c小调的调性色彩在其作品中更为浓厚,对其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五首所做的听感及思索皆掩映在c小调的弦外之音中。
二、 作曲家生平与创作
1.生平概述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年),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但他把自己当作一个勤勤恳恳的手工艺人,尽自己的所能而工作。
巴赫分别于1722年和1742年作成《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认为是十二平均律的标志性作品。他用十二个大调和十二个小调写成“前奏曲(prelude)”与“赋格(fuge)”,合起来共48首,充分发挥了十二平均律优势,被认为是自由转调的典范之作。
巴赫的小提琴和大提琴独奏作品分别是6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和帕蒂塔》(BWV1001——1006,1720年),6首《大提琴独奏组曲》(BWV1007——1012,约1720年)。
2.创作阶段与创作背景
魏玛时代:1708——1717年,巴赫创作臻于成熟的阶段。主要创作范围在管风琴、羽管键琴。主要作品有《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帕萨卡利亚》等。
柯滕时代:1717-1723年,巴赫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创作出《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无伴奏六首大提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乐;先是在柯滕宫廷任职,后来到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学校出任乐监。
莱比锡时期:1723-1750年,巴赫一生中创作最多的时期,主要创作范围是合唱、教科书。创作有《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和《赋格的艺术》等。
创作《巴赫无伴奏六首大提琴组曲》时正处于巴洛克晚期,巴赫离开留给他晦涩记忆的魏玛来到柯滕的第一年,深受皇室贵族雷奥波特侯爵的青睐。作为宫廷乐长,巴赫以古大提琴为对象,为宫廷里的古大提琴家李尼希克谱写了这套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巴赫将阿拉曼德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和吉格舞曲排列形成组曲,运用到《无伴奏六首大提琴组曲》之中。在柯滕时期,巴赫度过了人生中最为平静安逸的一个阶段,这也为即将到来的创作热潮期——莱比锡时期做了准备。
三、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结构
四、感性聆听
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给我的感觉可用“多变”来概括。
c小调中运用持续音的环绕,模进、倒影、变换调性等手法,表现 严肃、平静、克制的思索与意识流转,理性与感性博弈,相生相克,最终理性超于感性之上,主音回归,得到解脱。
巴赫属于理性的18世纪。
“艺术的可能性无限广阔,但并不是没有边界。”
——查尔斯·罗森《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巴赫概念中的美丽与辉煌就在于实际上这些前奏曲都不利用旋律的这个事实,在那里只有组织,结构与韵律——形式与色彩的鲜明。巴赫不需要旋律,他的作品是以美的概念写成的:干净的组织与音调的色彩。”
——罗斯特罗波维奇
五、戴里克·柯克《音乐语言》之选读
关于调性音拉力
稳定的:
C,基础音,主音
G,属音,有把它拉回到C的拉力
E,音阶上的大3度,有拉回C的拉力
不稳定:
降D和D拉向C
降A和A拉向G
降B拉向A,再向下到G
B向上拉到上面的C
特殊:降E,向上拉到E,但终被作为稳定音来看待
“有一种把每一个音都拉到基础音C上去的拉力。”
——戴里克·柯克:《音乐语言》
课堂讨论:
韩老师:方迪已经把她搜集的东西整理报告给大家了,在听完她的介绍和巴赫的这部作品后对c小调的问题有没有什么看法?
倪本初:我最近也在看《音乐语言》这本书。作为基础音的C对所有音都具的拉力,这是存在以C为基础音的前提的,那么每个不同调的主音也都有这样的一个拉力。我的问题是为何总以C这个基础音高来讨论这个问题?我在弹奏吉他作品时发现,文艺复兴、巴洛克之前很少碰到C大调的曲子,古典乐派就多一些。例如我最近在看贝多芬第一交响曲以C大调开始,他的最后一个钢琴奏鸣曲是c小调,但第二乐章在C大调上结束。C这个音的物理特性还是别的什么,给人特别稳定的感觉。以C这个音为稳定音高,是何时开始的?如果C是一个最稳定的音,那么按柯克书中所讲,C上的大三和弦是自然的、小三和弦给人不自然的感觉,那么刚才所放视频中让我联想到,搭档马友友的演奏,坂东玉三郎的表演也是最不自然的搭配,由男人去诠释女人的动作,这只是我的一个联想而已。巴赫六首大提琴组曲中唯一在第五首中有赋格加入,他想表现的一定超过其他五首,否则他不会这么做。
方迪:先回应您所说片中艺伎表演的大胆搭档给人不自然的感觉,我觉得这值得再讨论。艺伎表演艺术不能单理解为由男性饰演女性就是一种不自然,而马友友选择这样搭档,是有很强的目的性,这种跨界组合、这种诠释可能就是一种创新。柯克的《音乐语言》这本书中介绍了和声泛音的产生,是否能回答您关于C这个音为基础音高的问题。
倪本初:如果以不同的音为基础音产生泛音,也是根据一定的比例,但我们总是以C为基础音。
韩老师:对,他的问题在这里,如果变调,肯定不是do,mi,so三个音。巴洛克时期少有作曲家选择C大调作曲,但到了古典时期就开始多了,这其中包含了绝对音高的选择,一种历史倾向,这种现实的存在,可以做些研究。我还有一个小问题,日本艺伎文化与中国的戏曲有关吗?
赵文怡:不大一样。日本艺伎的男扮女装,大概是镰仓时代就有。一开始由年轻女子表演,源于一种佛教舞蹈,之后渐渐由年轻男子表演取缔,叫若众歌舞伎。之后演变为由中年男子表演,与中国的戏曲没有什么关系,互相之间的影响也是随着近年来交流的增多才开始的。
韩老师:是不是有种偶合的现象?
赵文怡:是的。我想到一点,我们说一个音能带来一种向心力,那它是否也必定会带来一种离心力;这个视频中不管艺伎艺术本身自然与否,这种跨界的组合也给我一种不自然感,但整部作品能够形成,有自己内在的解释体系让我们可以理解它,那么边界与内容、情绪的关系是怎样的,c小调这个调性本身又给这种艺术上的合作提供了怎样边界上的限定?
张潇雪:就刚才倪本初提到为什么采用C这个音为基础音来提问,我个人觉得会不会是因为C大调是最简单的,无升无降,容易计算?例如20世纪音乐中,德彪西、拉威尔有许多实验性的作品。就这个作品,我之前在网上听到一个降b小调的版本,感觉很怪很乱,怪异嘶哑,而之后听到c小调的版本就感到纯洁了。我是固定音高耳朵。
方迪:巴洛克时期的古大提琴与现在的大提琴的把位不同,作品需要移调至g调上演奏。
韩老师:将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考虑。早期乐器本身的构造限制以及演奏的问题,从理论上看,都是工艺上未解决的问题。当工艺问题解决之后,朦胧的选择还是确定的选择,作曲家心目中还是有调的选择的,当这个选择借用你的耳朵,正好使你感觉舒服的话,说明这样一种声音必须在这个调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也是常为人们疏忽的问题。
总结一下,今天方迪同学选择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作为我们本学期讨论课的开篇,为我们后面的讨论开了个头。她给我们带来了扩张型的音视频资料,是一个跨界的多媒体艺术作品。当然,我们做音乐学研究,要有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本事,如画面、标题的干扰,排除演奏版本问题,而是更多的从音乐学的角度做别样理解。另外,马友友对该首c小调作品给出“悲伤”一类的自述,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其他资料中c小调体现“伤感”的基调相吻合,不过这方面讨论余地不大 。再有,我希望能够将六首组曲的调性布局与第五首做展开对比,来看一看巴赫对六首组曲的调性布局本身有没有什么考虑。我们大部分首调耳朵的人,从声音的紧张度上来把握音乐。往往一个单独的音乐,直觉上捕捉了,但印象并不深。调性的色彩,在对比过程中是比较确定的,而对单一调的把握性小,虽然直觉上是有的。
今天的作品是一个无伴奏的作品,一个非常纯净的开始,希望大家今后积极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参考文献
• [英]戴里克·柯克:《音乐语言》,茅于润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北京。
• [美]查尔斯·罗森:《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杨燕迪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上海。
• 黄自:《调性的表情》,原载《音乐杂志》[上海]国立音专艺文社编,1934年7月第1卷第1期;后收入王宁一、杨和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1900-1949],现代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北京,pp.593-601。
• 杨超:试论《巴赫无伴奏六首大提琴组曲》的境界,山西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 梁笛: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弓法运用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