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到了什么?——姚艺君教授讲座侧记
你听到了什么?
——姚艺君教授讲座侧记
2007年12月24日,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系副主任姚艺君博士在上海音乐学院808教室,为研修“论文写作”课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你听到了什么?”的学术讲座。
讲座由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主持。姚老师的讲座首先从一个“点”——问题出发,以美术学院教学中素描练习在“面对相同的对象从不同侧面进行描述”为类比,让同学们思考:当我们面对同样一个音乐事项(表演、行为等),我们能从哪些角度、哪些切入点进行研究。姚老师认为,无论我们从哪个侧面进行阐释,我们都要“寻找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兴奋点”。在谈到面对对象的时候,姚老师还说到她对音乐研究中“文献”的认识,一方面是凝固的文献(纸质),一方面是动态的文献(音和像),而同时,还有“活着的、依然在生活中起着作用的艺术”,即“口传文献”的,这也正是我们民族音乐学专业常常要做的“田野”。
接着,姚老师将话题引回到“你听到了什么?”这个主题中,并请在场的声乐专业的研究生即兴演唱了王志信编配的《兰花花》。 一曲唱毕,姚老师说:“可能同学会纳闷——老师让我们唱歌是啥意思?而我恰恰想通过这个例子来解释,对音乐的认识,很重要的是取决于我们对作品、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了解多少?”姚老师提醒同学们是否注意到钢琴谱上“摇板”的标记(来自于戏曲的“紧打慢唱”)。姚老师认为,如果从作曲、曲式研究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在中国音乐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独特的曲式概念(这种律动音乐学家称做“非均分律动”),为什么我们的戏曲中会出现“散、慢、中、快”的结构模式而非西方的“奏鸣曲”、“回旋曲”等结构?而音乐学的同学则可以探讨,那个时候的女性是怎么生活的?为什么会出现“兰花花”的现象?同时,声乐演唱的方面,我们还可以研究其“润腔学”,诸如“刚才就有一句是来自戏曲嗖音,这是戏曲在抓人的地方,演员在台上就是疯子。过去中国的民间音乐是广场艺术,演员就要靠这个养家吃饭”,而这个“嗖音”,则正是演唱中最抓人、最有味道的地方。
从不同角度面对一首作品,因不同侧面带给我们不同的文化解释,而姚老师精彩的讲座也在慢慢向我们展开。姚老师以清代戏曲“内廷供奉”现象为例,启发我们对“那时候艺人身份”进行研究;以梅兰芳先生、齐如山先生对《武家坡》中“抱肚唱”的改革,让我们知道“了解他的文化”对了解音乐行为(本体)的重要性;以二人转的表演,启发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完整的东北地区的丧葬仪式”。在谈到中国戏曲中“依字行腔”的问题时,姚老师更是生动的为我们分别演唱了陕西、河南、湖北等各地的民间音乐品种,在将唱腔还原为方言后,形象地为我们演示了“声”与“腔”的“亲密关系”。
90分钟的讲座很快就过去了,姚老师精彩的阐释却让同学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在最后的提问阶段,同学对姚老师的讲座给予了热烈的回应。黄婉说“老师的讲座对我们的收获非常大。您的讲座中以非常生动的事例,让我悟到了‘什么因为我们在听,而被塑造成为我们所听到的什么’;您讲的《绣荷包》的例子,能让我想到萧老师刚讲到的一个绣荷包,在各地的流传中被赋予新的解释和不同的意义。” 曾嵘的问题是“当我们在研究是如果遇到‘黄色’的东西该如何规避”,姚老师的回答是“如果是学术的研究,‘黄色’的东西到不一定要规避,我所‘规避’的常常是我怕伤人的东西。”通过聆听这次讲座,让我想到的是,在民族音乐学得研究中,很早就有人提出了“bi-musicality”[M·Hood,1971],而现在我们的民族音乐学研究现状则是既对“双重音乐能力”的意义没有充分的领悟,同时,对它的培养和学习更极其有限——今天姚老师则恰恰以她深厚的传统音乐功底为我们作了一个极好的范例,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在音乐中找寻文化,并最终让文化融回到音乐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