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的角度关注亚洲音乐的历史流动 ——音乐学家赵维平博士访谈录
梅雪林: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又是如何呢?
赵维平:从文化触变的角度进行音乐比较的研究,并以此观点来分析日本对中国音乐文化的接纳史,如前所述是一种新的尝试,在中国更是前所未有。关于中日间的音乐现象的研究,日本学者们走在了我们前面。田边尚雄在《日本音乐讲话》(1919、1926)、《日本音乐史》(1932)中论述了中国音乐的体裁、乐器、乐律等传到日本并积淀成日本传统音乐的事实。但书中并未触及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文化的接受层接纳中国文化时所采取的态度、对中国音乐接受的理由、态度,以及变化的过程等。岸边成雄的《唐代音乐的历史研究》(上、下,1960、1961)、《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1982),详细地论述了唐代的音乐的历史形成及来龙去脉,但是书中没有提及中国音乐输入日本以及中国音乐在日本的发展、演变状态,纯粹是对中国音乐(以唐代为中心)以及丝绸之路音乐的研究专著。吉川英史的《日本音乐的历史》(1965)是以日本音乐史为主线而展开的日本音乐史专著,著作中虽然提到了中国音乐日本化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详细论述中国音乐的什么部分、怎样被日本接受、变迁、日本化等细节。狄美津夫的《日本古代音乐史》(1977)、《平安朝的音乐制度史》(1994)则以平安朝为中心,对音乐的体裁、组织制度及乐人的构成、状态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但是书中没有留下任何有关中国音乐如何传入日本及其在日本发展、变衍的笔墨。
梅雪林:在中国,关于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史研究才刚刚起步,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赵维平:在中国,关于中日两国音乐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较多的还处在对史料的解释和现象的罗列、介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