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青:浅谈歌曲创作
2008年6月4日下午三点,著名作曲家、总政歌舞团团长印青老师,在中国音乐学院演奏厅进行了一场以歌曲创作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近200余师生参加了讲座。
印青老师出生于艺术之家,父母均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从小受到的音乐环境熏陶加上青年时期在部队的历练以及自己刻苦学习的过程,使印青成长为一位成熟的音乐艺术家。在其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他先后创作了一千多首作品,《走进新时代》、《当兵的历史》、《西部放歌》、《天路》等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音乐佳作广为流传、百听不厌。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谈及歌曲创作的重要性。首先,印青就我国之所以被称作“歌曲大国”的现状,从我国的多民族性和特有的民情、国情两方面出发,做出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他指出歌曲创作对于人民大众能够起到陶冶情操、抒发情怀等方方面面的作用,因此它是音乐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与内容。随后,讲述了个人对大型器乐体裁作品与歌曲体裁作品的理解:二者同是服务于热爱音乐的听众,而声乐作品在表达音乐情感方面有着更加直接、更易理解和流传的优势,更容易为百姓所接受。正是基于这一点,歌曲创作对于致力于音乐创作事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容小视的。
讲座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印青老师在从事歌曲创作中的三点体会,即:如何恰当的捕捉音乐形象、音乐素材的适当运用以及音乐与语言的相互关联性问题。在谈到如何捕捉音乐形象的问题时,印青谈到:音乐形象除了可以通过配器的手段使用适当的音色来表现外,更重要的是对所创作的作品要表达的精神内涵有准确深刻的理解。并且结合个人创作《走进新时代》与《天路》两首作品的经验和体会来说明对于音乐形象的把握不仅仅可以从音乐的情绪、音乐的时代背景中提炼,还可以利用歌词从侧面叙述烘托,深化音乐形象的含义,升华歌词的意境。同时他特别强调,对于音乐形象的捕捉,需要深入思考、需要开动脑筋,音乐作品最完美的表达应该是能够产生共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比如在创作《走进新时代》时,印青想了很多:时代呼唤的是真诚与平等,而应运用倾诉的语言,表达“ 平民化”的情感。敏锐的观察使印青找到了音乐与时代的最佳契合点。该歌曲的传唱不衰,印证了这种把握的恰到好处。
谈及音乐素材的运用,印青表明:选择材料、利用材料、扩展材料,让它最精炼的运用到最佳的状态,这一点极其重要。接着举出《当兵的历史》和《江山》的实例,进一步说明材料节省运用的必要。尤其是高潮段落的写作,更需把握这一原则:写的越简单,音乐会越有张力,表现力会更强。
[NextPage]
第三个问题,强调了语言和音乐的关系。这是歌曲创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质。
印青指出:语言是文化,歌唱的过程即是运用语言表达情怀,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例如《在灿烂阳光下》——“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历经苦难才明白,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念完歌词我们会发现:语言的韵律已经构成了旋律。这是一个将二者恰当结合的实例。除此之外,印青老师一再强调大量分析优秀作品的必要性,从分析中我们可以找出乐曲的结构方式、语言的表达、情感的表现、音乐形象的塑造,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建议将简谱译作线谱,从中可以发现其音乐线条的流动性和规律性特点。
讲座的第三部分,印青老师主要针对同学的提问一一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解答。对于同学们提到的创作手段的问题,印青老师谈到:MIDI多媒体技术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掌握多种作曲手段对于音乐的创作十分有意。然而传统的四大件作曲技法的学习不能丢弃,扎实的基本功是一切辅助作曲手段的前提。在回答如何处理创作中遇到的写作困难期的问题时,印青指出,歌曲创作中感性因素所占的比重更大,“为技术而技术”不可取,在创作中途进行不顺畅时,首先还是应该冷静下来,进一步深入思考,之后,运用理性的思索来激发创作灵感,将二者恰如其分的融入到一起,尽可能地避免泛泛而写、泛泛而论的情况。最后,针对《西部放歌》这部作品,印青先生谈到歌曲创作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前提,即要充分考虑到创作的对象(唱给谁听、给谁创作)。像《西部放歌》、《芦花》这类作品都是因人而创的作品,这类创作首先需要对演员的基本情况(如他的音域、性格、气质等等)进行非常深入的了解,需要考虑最大限度的发挥演员的优势,将其最大的潜能充分展现出来。而像《江山》这首曲子,在动笔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创作方向,作品表达什么内容、唱给谁听的问题相当重要,明确之后再去考虑在音乐形象等方面的细部构思。在谈及这个问题时,印青一再强调:歌词是一度创作、作曲是二度转作、演员的理解和表达则是三度创作,歌词、作曲、演唱三者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歌曲创作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作曲者一定要给演唱者留足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