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与沧桑——史新民教授访谈
采:您在《湖北民间器乐曲的制曲思维》一文中提到“意境式结构”,以此区别于西方思维中的曲式结构规律。这似乎是个新名词,史老师是怎么想到要用这个词来形容湖北民间器乐曲这一结构特征的呢?
史:音乐文化有它的民族性格,不同民族他的审美情趣是不同的,所以表现在音乐形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为什么我们民族音乐的许多曲式是西洋音乐里找不到的呢?没有固定的曲式来套我们或者说套不上我们呢?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有我们民族的性格,于是表现在我们民族的曲式上有我们独特的个性。如果,我们自己民族的曲式都能用西洋的曲式来套,那我就会感觉我们民族太没出息了。跟你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凤凰展翅》,它的曲式结构是什么呢?我的分析是,分成几个乐段,一三五七九是左边的翅膀,那么二四六八十就是右边的翅膀。前爪一二,然后三四,然后六五。你说这是什么曲式?这是我们《凤凰展翅》的曲式。《斤求两》(江汉平原锣鼓乐,参见《黄钟》2007年第1期)是个什么曲式?它是将“斤求两”的口诀作为这个曲式的一个数据,再根据这个数据来写这个曲子。这些在西洋曲式里是不可能有的。它反应出我们民族民间音乐自己的美学个性,这是非常可贵的。我在我的文章《斤求两》中分析过这首曲子,我总结了这首曲子的文化蕴含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中一点就说它普及了知识,因为过去老百姓一般没有文化,过去的一斤等于十六两,换算起来没有现在十进制那么方便,所以民间艺人就编了这么个口诀。再运用这个口诀打出锣鼓点,很精彩的。
采:那么这种曲式结构的又是怎么总结出来的呢?
史:先必须要通过形象,由感性材料转换到理性分析上去。比如,我在搞民间器乐集成的时候,摆在我面前的是几千首民间器乐曲,首先你怎么归拢它?有几个什么类型,或者说有的是器乐曲,有些则是锣鼓乐,所以首先要分门别类的归类。归类之后,有些曲子你不能从曲式上去界定,哪些是属于什么什么曲式。你必须从乐曲本身出发,不能拿西洋的套民间,说这个是三段体,说那个是回旋体。只能根据它自身的特点进行总结,像《凤凰展翅》就是一个意境式的,凤凰有两个翅膀,一边一三五七九,另一边就是二四六八十,就是先打这边的一三,然后那边二四又打起来,这不是很形象很意境吗?我是通过不同的音响,不同的节奏,不同的乐器组合来分析的。它不是一种计算式的曲式,那是一加一,这是二加二,它更多的是通过形象思维得来的东西。当然,我们民族音乐里有和西洋曲式相通的曲式,比如我们这有三段体,有起承转合。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西洋的曲式结构是无法囊括我们民族音乐的曲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