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音乐百科全书”编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波士顿大学音乐史教授Joel Scheveloff访谈录

     

    19997/ 波士顿大学

     

    李春光  /  JScheveloff

     

         想就“百科全书”编之事向你求教。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所在的学校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正在着手编一部“音乐百科全书”。我不赞成这件事。理由是:总体而言,对于外国音乐,即欧洲音乐和中国以外的非欧音乐,我们尚处于了解、介绍之中,缺少以第一手材料为凭藉的独立研究。这样的研究或许有一点,虽称“凤毛麟角”,十分珍贵,一时间却难以构成整体,短期内不可能深入。我想,所谓“百科全书”,一要“全”:要力求包罗万象;二要“准”:要力求准确无误。要有某种权威性(学术上高度可信)和稳定性(毋须频繁修订)。我们现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大约十五年前,北京中国音乐研究所集合全国最好的学者,编写、出版了一本《中国音乐辞典》。这项工作做得很不错。将近二十年过去了,对于中国音乐的研究有了不少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数以百计的辞目需要补充、修订乃至重写。应该把十分有限的人力和经费集中到这件事上去。而且要想个办法,保障这项工作得以持续进行。我指的是两点:一,每隔若干年,例如十五——二十年,能对这本书做一次增补修订,出一个新版本;二,随之出一个英文译本。长久以来,外国同行对中国音乐知之甚少。说到“东方音乐”,主要讲印度和日本。这大概同印度以英语为官方语言而日本人善译(日英互译,多且快)有关。中国音乐的重要性自不逊于印、日。在中国音乐缺席的情况下,所谓“东方音乐”和“世界音乐”的研究就难称完整。中国音乐学家应当把这件事——对外介绍中国音乐,介绍我们自己对于中国音乐的研究——承担起来。这是一种责任。我们也有这样的能力。事实是,最大量、最重要的研究资料和最有学问的研究者,主要在中国。至于外国音乐,我设想,目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以一部好的外国中型辞书为基础,根据中国读者的需要,以中文编写、出版一部比较完整、准确而又简明的中型辞典,每个辞目皆清楚注明材料来源。这件事,做起来实非简易;要做得好,更是艰难。其实,现在这部“百科全书”,据说不少条目的编写就是采取这种方式来做的,就是去移译外文辞书中相关条目,也许做一些增删或叙述上的技术性改变,却不说明是翻译,而以自己独力撰写的样子出现。这是不诚实的。而且存在一种危险——未经自己独立、深入研究的东西,你很难判断其优劣正误。别人也许在哪里出了错,你于是跟着错,“以讹传讹”,却要以“独创”的面目出现,好象那错误也是由你创造的。这样做,怎么说呢,至少,是不高明的吧……

     

        有道理!编(音乐)百科全书,你们现在似乎准备不足,也许还不到时候。你们的文化是伟大的。中国人善于学习,学得很快。邓小平改变了中国,改变得这样迅速,令人惊讶。我相信,不要很久,你们就将有机会做这件事。如果由巴西人编百科全书,这恐怕是一百年以后的事。你们不需要那样久。我想,再过二十五-三十年,你们将有能力编一部很好的、规模宏大的,例如二十卷,不,可能是三十卷的音乐百科全书。但是,假若条件不足,恐怕不宜急于从事。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编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书,只好去抄(copy)。未经别人同意,从这里那里去copy各种材料。这不好。出版之后自然会被发现。这样,二十——三十年后,当你们有能力由自己主持同别人合作编书时,别人就会拒绝同你合作,因为你把自己的信誉丢掉了。而这样一部以世界各国、各民族古今音乐为叙述对象的大书的编写,没有多国学者的合作,是不可想象的

     

      《格罗夫辞典》开始出版时,撰稿者主要是英国人吧?

     

        对。这书是由英国人编的。最初的撰稿者全部是英国人。但是,现在,同《格罗夫》初版时相比,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研究更深入、细致了,交流更便利、快捷了。今天,没有多国学者的共同参与,无法反映出已经达到的研究水平。

     

       你是这部二十卷大书的一位重要撰稿人,能不能简要介绍一下这书的编纂过程和先后六版的修订情形?

     

       它开头比较简单。例如关于非洲音乐,所有非洲国家加到一起只占三页。到一九八0年,《新格罗夫》(即《格罗夫》第六版)出版,其中“加纳音乐”一个条目就占六页,对非洲音乐的叙述总计超过二百页——如果我的记忆不错,是二百四十页。第一版虽然篇幅小一点,但是编得很好。第二版是第一版的扩充。第三版加进了许多新材料,但是今天看来,其中有些东西站不住脚了。第四版也不错。第五版问题最多。例如讲亨德尔六岁时如何如何,其实并没有可靠的依据,不过是一种传闻。如此等等。这一版出来之后,引起许多批评,许多图书馆不买,主编*压力很大,精神完全垮了,住进医院,成了另一个人。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对撰稿人选择不当。所有撰稿人通通来自(英国)剑桥大学,没有德国人,没有美国人,没有亚洲人,清一色英国人,其中不少是在剑桥大学教文学、教绘画的,或者是作家而非研究者。有鉴于此,第六版(即《新格罗夫》)的编写就十分谨慎。首先,撰稿人的选择是国际性的。例如请非洲音乐学家写加纳、象牙海岸、刚果、坦桑尼亚……如果叫我写刚果,我怎么写呢?我没有做过专门研究。当然,现在有许许多多资料,文字、音响、图像乃至实物,而且查找十分便利,但是那样得来的知识充其量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作为补充材料,在课堂上随便说说,或许是可以的,也很有趣,但是怎么能把这样的东西写进百科全书?我向编者推荐了一个年轻人,只有十九岁,刚开始做我的学生,他对刚果音乐很熟悉,这方面的知识非常丰富,是我们能找到的最佳人选。对他的稿子做了非常仔细的编辑处理,反复推敲,一再修改,尽可能删掉那些根据不够充足的话,改写那些说得不准确的话。你知道,一部百科全书,放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年复一年,人们以它为可以信赖的依据,“引经据典”,去作文章——就是你所说的“权威性”。如果有错,即使某种技术性疏失,编者所承担的责任也是十分重大的。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关于 的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