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 target=_blank>上海音乐学院2009首届音乐学术周/萧友梅" target=_blank>萧友梅音乐高端论坛/音乐美学问题研究  

    “肖邦专题研究工作坊”概要

     

      间:   2009年11月6 星期五下午13:3017:00    

      点:  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中 603    

      持:   韩锺恩 教授    

    特邀嘉宾: 钱亦平 教授、 孙国忠 教授  

    列席嘉宾:王丹丹、梁晴、邹彦、甘芳萌、 伍维曦 老师  

      录:  刘媞媞 魏昇    

      影:  郭一涟  

       

     2009116 星期五下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首届音乐学学术周的肖邦音乐专题研究工作坊拉开序幕,这次讨论会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韩锺恩教授主持。此外,我们还荣幸的邀请了上海音乐学院钱亦平、孙国忠教授和有关专业老师来进行现场评析。工作坊围绕于润洋教授《悲情肖邦》中涉及到的肖邦音乐作品展开讨论,主要从音乐美学的角度针对肖邦作品中的“悲情”因素加以探讨。在讨论会上,演讲的一共有七位同学,他们分别是:李晓囡(2007级音乐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韩锺恩)、苏阳(2008级音乐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韩锺恩)、崔莹(2007级音乐美学方向博士候选人,导师:韩锺恩)、周俐(2008级音乐批评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韩锺恩)、孙慧(2008级音乐批评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韩锺恩)、孙月(2008级音乐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韩锺恩)、杨婧(2007级音乐美学方向博士候选人,导师:杨燕迪。她们分别以肖邦的叙事曲、前奏曲、练习曲、谐谑曲、波兰舞曲、玛祖卡、圆舞曲、夜曲和练习曲等几种主要的体裁为中心对问题展开叙述,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叙事,现场讨论气氛非常热烈,下面就对其略以叙述。

     

      

                                        

    一、李晓囡:《“悲情”——肖邦音乐的形而上品质》

       

      

    ㈠演讲  

    李晓囡在演说中主要是通过“悲情”的叙事——肖邦《叙事曲》悲情内涵之解构和“悲情”——肖邦音乐的形而上品质两个方面,并试图通过对 于润洋 教授《悲情肖邦》一书中的两首叙事曲的解构,寻找“悲情”在何处?并进一步思考“悲情”是什么?  

    一方面,李晓囡认为,叙事曲是前无古人的作品,肖邦在其中发挥了更多的独创性,他的艺术是不受高高在上的形式法则所支配的,并且,迷人的,富有张力的钢琴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和声织成了属于肖邦特有的情感。  

    另一方面,她认为 于 先生《悲情肖邦》一书以创作时间为线索,从肖邦若干音乐体裁中选取了24首作品,逐一进行分析,阐释“悲情”内涵,而她将“悲情”视作肖邦作品的形而上质。在此基础上,试图阐释在音乐作品中,从“声音”到“形而上质”,是如何层层深入,层层递进的。  

       

    ㈡评析  

    孙国忠:首先我想说一下我不满意的地方,刚才看了一下你宣讲的进程,你给了大家一个预设,要给这两首叙事曲作以解读,所以我比较期待你能抓住两首叙事曲中的东西来讲,但你在讲“形而上”的东西时却基本抛开了这两首作品,当然你也继续展开探讨了,比如说到夜曲,圆舞曲及一些别的体裁,可我还是希望你能通过对你所要主要讲的叙事曲这一体裁本身提炼出你所要总结的“形而上”品质。  

    伍维曦:我觉得她把《落叶》这个小的声乐作品与这四个层次结合起来,倒是一个蛮有意思的作法,但我觉得你这四个层次其实还可以再整合成两个层次,并且可以看看第一和第二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我觉得这方面可能还不是特别的清晰。另外这种模式可不可以分析其它一些大型的器乐作品,因为歌曲毕竟还是有歌词的,标题性很强,看可不可以分析一下《g小调叙事曲》来印证一下 于 先生“悲情”的这个论断。  

    李晓囡:因为我文章的前一部分有关叙事曲的内容是根据 于 老师的书中所提到的两首作品来讲的,后面进一步思考“悲情是什么”这一问题是我根据整本书来做的,因此后面的例子就已经脱离《g小调叙事曲》这个作品了。我觉得这四个层次中最后一个层次其实就是形而上质的问题了,但我不认为每一个作品中都有这个东西。  

    陈新坤: 能不能解释下文章中的解读哪些是 于 老师书上有的,哪些是你自己重新思考的东西?  

    李晓囡:  老师书中是按照创作时间为线索来选择作品,将历史背景,曲式分析以及感性体验融合在一起进行解读的,而我所做的解读或者可以说是解构的这么一个行为,是将音乐构成要素(如旋律、和声、节奏)各自抽离出来探讨它们与悲情的关系。  

    伍维曦: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在第一部分提到叙事曲的体裁时,应该说g小调叙事曲不管是它的形式特征还是音乐表现都跟它的体裁性格有密切关系,但从你后面四个层次的分析中没有看到对于体裁元素的分析,因为体裁这种东西有一部分是约定俗成的,有一部分是作曲家在承接这种约定俗成中自己加以发挥的,是不是从这一方面可以继续深入一下。  

    李晓囡:可以说肖邦有所成就的所有作品都是打破原有体裁形式,用内涵的东西去打破体裁的束缚,我觉得这就是肖邦的一种个人风格,也是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所表现出的特点。   

    孙国忠:肖邦所创作的作品有相对来说比较大型的,也有中小型的。我相信在叙事曲这种比较大型的体裁,容量很大,可能肖邦想要放进去的东西更多。所以我觉得可以加入与其他叙事曲的比较,继续深挖一下可能会得出更靠近“悲情”的东西。  

    二、苏阳:《悲情肖邦——寻找“悲情”之路》

       

      

    ㈠演讲  

    苏阳从克列姆遼夫的《肖邦评传》中引出《悲情肖邦》的写作特点,并以历史发展为分析原则,以时间发展为顺序,将音乐作品置入历史范围中进行分析,把情感作为音乐的核心内容,从历史资料与音乐文本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苏阳针对 于润洋 教授认为的“音乐能够表达情感,而且认为音乐的内容主要是情感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可是这个情感到底指的是什么?是上述内容所指的作曲家的情感吗?如果是的话,我们是否只要阅读书中关于肖邦的历史资料,即可了解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呢?显然不是!那么音乐所表达的是何种情感?我们从音乐中感受到的情感与阅读历史资料所获得的情感有什么区别?”  

    另外,苏阳从两种体裁(前奏曲与练习曲)中寻找“悲情”,并把“悲情”类型分为两类:爆发、倾泻式以及舒缓、柔和式与综合式,其特点主要是“凝练”,因为这两种体裁相对而言,篇幅短小,主题材料比较单一且和声调性复杂多变。苏阳对这两种体裁在演讲中展开了一定的分析  

       

    ㈡评析  

    钱亦平:我建议在你的“写作目的”这一部分中“寻找于润洋”这块可以去掉,无需作为标题列出来,还有“寻找自己的悲情”这部分也可以去掉,只要“寻找肖邦”就可以了。  

    王丹丹:通篇听完你的文章,感觉你是在 解读于 先生的解读,我对你其中涉及到两个小体裁(练习曲和前奏曲)的部分有些疑惑,这两种体裁中与悲情的联系是你的解读还是 于 先生的解读呢?  

    苏阳:是我的解读。“凝练”一词在 于 老师书中对练习曲和前奏曲的分析中都有提到过,而我把这一特征单独拿出来加以强调的,这是我对这两种体裁的一个直观的感受。  

    王丹丹:那书中提到的“凝练”是不是指练习曲和前奏曲的体裁的特点?你有没有些断章取义?  

    苏阳:可能会有,因为“凝练”并不是特指这两种体裁的特点,而是我在听了作品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因为我想通过“凝练”找出这两种体裁与悲情之间的联系。  

    梁晴:我有个小的建议,就是关于题目,你的目的仿佛在寻找你自己而不是寻找 于 老师也不是寻找“悲情肖邦”,我认为你这种“寻找”的思路蛮好,比较有意思。  

       

    三、崔莹:《浪漫主义的乡愁—关于音乐美学的音乐学写作随想》

     

      

    ㈠演讲  

    崔莹从肖邦音乐感性素描以及音乐美学的音乐学写作随想对其进行了理论叙事。  

    从感性素描的角度来看,肖邦的悲情,是一种孤独,一种怀旧,也是最后的抗争:“听肖邦的音乐,仿佛真的体会到了那诗意的乡愁,怀旧与归家的惆怅时而变幻为静谧的田园,时而变幻为静夜的幻思,时而又变幻为愤怒的力量,最后消逝在玛祖卡的情愫中”。  

    在音乐美学的音乐学写作随想方面,崔莹从2009年 钱仁康 先生95华诞的系列讲座“音乐学写作问题有关讨论”中 韩锺恩 教授关于3W的提问有所感思,在这个问题上,崔莹分别提出了作者是谁?写什么?写给谁?如何写?为什么写?以及之所以用这种方式写的原因?六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演讲的最后,就寻求对于音乐理论的研究能给社会带来些什么?并且相当功利主义地追问音乐美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是什么?进行更深一步的设问与反思,引发了大家的积极思考。  

       

    ㈡评析  

    钱亦平:我觉得你文章的第一部分是紧扣了的 于 老师的这本书,对肖邦的悲情内涵中社会和个人的因素加以深入的,其中你对“悲情是怀旧”这一方面所用篇幅最大,我觉得在你所总结的基础之上能不能再加一点我认为肖邦创作比较重要的特质——“悲情祖国”。另外,你所讲的第二部分完全脱离了《悲情肖邦》这本书,我个人觉得不太妥当。  

    孙国忠:我也觉得你文章中的两部分内容关系不大。或许可以将后面妳自己的思考放到前面。关于音乐美学部分,我觉得你还是有些思考的,这个思考还可以深入,可以多引用一些文献会更进一步增加一些说服力,会引起大家更多的一些讨论。  

    王丹丹:我同意 孙 老师的说法,应该对结构进行调整,脱离散文式的写法。另外,我很同意你所说的“肖邦的悲情是源于一种矛盾”,肖邦“强健的心灵和病弱的体躯”这一矛盾也很明显,也可加入再深入地探讨一下。  

    四、周俐:《悲丝豪竹,情非得已——肖邦研究论文提纲》

       

      

    ㈠演讲  

    周俐通过对谐谑曲这一体裁的历史演进的介绍,从曲式结构、调性对比、色彩布局、结束气势上的统一性、谐谑曲赋予了新的内涵四个方面介绍了肖邦谐谑曲的独创性,并对其四首谐谑曲从曲式结构、音乐理解和构思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  

    其后进一步从美学意义上进行设问:肖邦的悲情在哪里?悲情在半音化的进程中?悲情在急速音流的旋律中?悲情在大量不协和和弦的运用中?然而这些都不是,周俐认为,单独的一个因素都不足以表达悲情,它是整体化的因素幻化到作品中的抽象体现。这也是音乐的神秘性和无限可能性所在,没有一个音可以被定义为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没有一种手法的运用被局限于表达一种思想情感。同样的表达形式运用的地方不同,运用的目的不同,效果也就千差万别。那么,悲情又如何体现在作品中,肖邦的悲情如何理解。悲情有多少?种类有多少?悲情又如何置入?针对这些问题,周俐在演讲中展开了叙述。  

       

    ㈡评析  

    孙国忠:谐谑曲是个比较大型的体裁,蛮有内涵,应该还可以深挖的。问题在于,相对来说你得文章比较浅一点,仍然停留在模式解说,好像与悲情没什么关系。我们需要浅层次的解说, 但是通过现象的解释还是要结合 于 先生的悲情来谈讨更深的问题的,否则就是音乐欣赏。希望你回去继续深读 于 先生的书。   

    王丹丹:选择谐谑曲来讲悲情很合适,我觉得在梳理过程中有一点比较重要的,但是你没有提到的就是——谐谑曲来自于小步舞曲,在结构和性格方面都继承了小步舞曲的特点,而肖邦的最大贡献就是赋于其悲剧性,而你的文章中却没有很好的凸显。至于结构方面,文章没有进行概括,只是流于表面介绍。  

    伍维曦:从谐谑曲看悲情的意味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提法,谐谑曲从古典主义那种幽默的、阳刚的到贝多芬那种充满戏剧冲突的再到肖邦的悲伤的、悲情的、承担古典主义不可能存在的内涵的一种形式。浪漫主义者和古典主义作曲家对这个体裁的理解是不同的,肖邦谐谑曲中的悲情因素是通过对某些作品中细致的表现因素的分析得来的,用这种方式也会更接近 于 先生所写的这本书中所要表达的,也会更理解浪漫主义美学思想与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不同。  

    梁晴:标签化有时很有意义,但有时可能也造成很大局限。这时候你在谈谐谑曲时就可以谈这个问题,就是一定要用悲情么? 我觉得扣住 于 先生书中内容讲,是最有价值的,在前辈们的学术高度上往前走,应该找到一个点深发,而你做的还不够。  

       

    五、孙慧:《源自何处?流向何方?——循着〈悲情肖邦〉追问肖邦的悲情》

       

      

    ㈠演讲  

    孙慧对其肖邦创作中的波兰舞曲(c小调波兰舞曲作品412、升f小调波兰舞曲作品44)、玛祖卡(升g小调玛祖卡作品331e小调玛祖卡作品41 2f小调玛祖卡作品68 4)、圆舞曲(升c小调圆舞曲作品64 2)这三种体裁的相关作品进行了研究,从音乐的感受上,认为这些民间舞曲形式关联甚密的创作,当它们低吟忧愁的旋律,便流淌出疏血慈祥的温暖,那一份归家的怀念,是在苦难中回味幸福的痛苦。  

    孙慧在其演讲中论及了和声调性之于听觉所产生的色彩性影响,器乐性与声乐性完美融合所产生的声调效果,多重音乐元素在各自碰撞比对下支撑起的戏剧性结构,以及声音与心灵、音乐的二重性等相关美学问题。另外,在演讲中还针对肖邦作品的体裁名称具有标题意味这样一个悖论性的现实,通过插入故事片《钢琴家》的叙述,对音乐的戏剧性、造型性表达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㈡评析  

    钱亦平:你所讲的这三种舞曲体裁,是我认为是最直接体现悲情的体裁,比较难写。你所选的保罗亨利朗的话的确就是针对三种体裁来说的,但它恰恰没有体现悲情的意味,所以你在找理论依据的时候,还要稍微斟酌如何使用。  

    孙国忠:舞曲是小型体裁,性格欢快,而肖邦的舞曲却是悲情的,应抓住这个特点进一步充分挖掘。  

    王丹丹:我觉得你所使用的例子可以再集中一些,可以把纯器乐标题化的音乐再深入挖掘下。  

       

    六、孙月:《悲情肖邦——肖邦三首夜曲的音乐学写作》

      

      

    ㈠演讲  

    孙月认为:“肖邦对于体裁的偏好可以从他一生的创作中看到。他执着于一些既有的体裁,善于运用并加以发展,使之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夜曲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方面,对 于于润洋 先生在其《悲情肖邦》一书中所选取的三首夜曲,从四个标项(总体把握、独特手法、悲情行态、美学意义/方法思考)的理解,并对其引申的美学意义和写作方法论进行初步思考。  

    另一方面,根据 于润洋 先生提出的“音乐学分析”的两个方面:历史文化和音响结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并从海德格尔作为一个哲学家阐释三个艺术作品的内涵得到启发,提出对音乐作品进行内涵阐释的第三种方式:即诗性——哲性的创造性描写。认为这种写作方式以音乐本身为起点,指向某种美学隐象和哲学抽象,把音乐感性体验以外的音乐深层意义宣讲出来。相比还原作曲家的客观史实的方式,可能更多加入了音乐接受者的主观经验因素,但它却能给内涵的阐释打开更为广阔的天地,突破在艺术审美中僵化的现实思维模式,从而让真理在音乐作品中敞开,音乐意义由此生成。  

       

    ㈡评析  

    钱亦平:这是本次所有汇报文章中最有创造性的一篇,最震撼。  

    孙国忠:我对于你自造词“行态”持保留意见,最好尽量用现有的词。   

       

    七、杨婧:《从肖邦〈离别〉看解读音乐的方式》  

      

     就解读音乐的方式这一问题上,杨婧在演讲中提到,目前,对音乐作品的解读有很多种方式和理论,但是没有办法处理“音乐的效果”问题,即“直面音响时所激发的包括生理、精神和情感的各种反应”。在此,她试图首先将理论悬置,以经典分析个案出发,提供一种可能性的思路。在经典个案的分析上,之所以选择肖邦的练习曲《离别》作为例证的对象,是因为它能够很快切入她要论述的问题。  

    在整个演讲过程中,重点部分在于列维·斯特劳斯的解读,她引用了作为一个人类学家的列维·斯特劳斯在其著作《忧郁的热带》中的一段记述,并且认为,这种表述毫无技术语言,但是却呈现出音乐结构背后的“心理流动过程”;他没有用内容、作曲家经历去对应“爱国、悲情”的情感原因,但是却极大的丰富了肖邦这首练习曲的深刻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各种人(无论是学者大师、贩夫走卒),都能在“旅途”意向中感受到肖邦的“悲情”所在——同时,感受到列维·斯特劳斯“巨大的荒谬悲情”所在。杨婧在这一点上深有体会,在观点上也表示了极大的认同性。进一步表示,这种分析恰恰是“最不专业的”,然而,它却最为打动她——究其原因,她认为,就是在分析之中,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体验被认同、被接纳, “从感觉开始,达至理解”。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 文章录入:曲中求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