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您作为此次大会的秘书长,请您谈谈有关这次十六届传统音乐年会的筹备情况?

    王:这次的南京会议是在两年前由学会决定的,这给南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交流和展示的机会,能促进我院音乐学、传统音乐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作为30年前传统音乐年会的发起者、南京会议的组织者,这次年会的历史意义重大。从南艺领导到音乐学院领导都非常重视,做了很多周密的筹备,一年间召开了数十次筹备会,并确定主题。首先是学术上的准备,对本学科进行回顾、反思、展望;同时确定本次会议的四个议题: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传统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传统音乐与当代社会、区域音乐文化。其次是进行充分的会议准备,包括昆曲、古琴以及南艺综合演出的准备工作,以及三十年论文集和优秀论文集的正式出版,都是围绕本次年会主题展开的筹备工作。通过这次会议的筹备体现了南艺的凝聚力、组织力和号召力。


    张:1980年第一届年会在南京召开,产生了重大影响,在30年的发展中,南艺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情况如何?

    王: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民族音乐学经过学者们的共同努力在中国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在学术界已经逐渐成为令人瞩目的学科。从1980年首次确立民族音乐学学科开始,我院从比较音乐学、传统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少数民族音乐学等方面逐步明确民族音乐学作为学科发展的框架。中国传统音乐学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对本学科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田野工作,出版了很多民族音乐研究的学术专著。重点对江南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做了关注和研究。目前,我院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无论是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都较合理。在未来发展中,我们将把此学科作为重点,大力推进,包括科技设备的投入,比如一些现代设备的跟进,争取能把一些田野工作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整合,更好的推进本学科、本系以及本院的发展。


    记者:最后请您谈一下将来南艺民族音乐学科的发展趋势和重点?

    王:南艺音乐学院的定位核心是: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学院,所以自然少不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建设。当然不仅在传统音乐学,而且在其他系科都要把民族音乐作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正在创造条件、进一步扩展民族音乐、传统音乐的发展路径。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研究任重而道远,期望有更多的青年学子和有识之士加入到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队伍中来。我们的着力点聚焦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音乐系上,把东方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我们发展的关注点和增长点,不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式、彰显新作为,做出新贡献,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发挥应有的作用。

    王建元:男,汉族,1957年5月出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干部进修班毕业现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研究所所长、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副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文化部社会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

    采访人:张香君   记录人:张香君



    分享到:


  •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关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