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会场  上午第一场

           朱敬修教授

    上午9:00,“2010,本场有5位学者先后发言。

    首先是四川音乐学院李兴梧老师,他以《欧洲六声转调与中国五声“旋宫”异同辨析》为题,对比欧洲六声转调与中国“旋宫”转调的实践,得出两者异同之处各三点。最后,他认为,上述两者皆体现出一“均”三“宫”思维和“旋宫”转调手法,从理论到实践皆反映出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第二位发言者是星海音乐学院黄虹老师,她与研究生曹玲合作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伪音”现象及其意义》是参加本次年会的发言题目。她们首先从各种音乐史著述中有关“伪音”的论述中得出两点推论:一,为了必须——避免不协和音程;二、为了美——导音性的变音。然后运用心理学的实践方法,设置实验并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得出实验结果显示,“伪音”现象是否在旋律中出现,对被试者的主观感受影响不大。随后,她们分析得出这样结果的各种原因,以便修改实验作更近一步的研究。

    余下三位发言者都是围绕具体作品展开各自的观点。她们的题目分别是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乐敏的《〈画家马蒂斯〉交响曲的形式与内涵》、星海音乐学院吕侣老师的《J•C•巴赫四部钢琴协奏曲旋律风格探究》和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吕朋朋的《卡特〈第二弦乐四重奏〉力度分析》。其中,吕侣老师从关于J·C·巴赫与莫扎特的比较研究引起代表们的讨论,有代表就J·C·巴赫的人生态度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向她发问。侣老师则以列举J·C·巴赫的生平来解答此问。(通讯员:仇静文  廖成霞)

    第一分会场  上午第二场

            陈鸿铎">陈鸿铎教授

    上午10:40,本场有 4位学者围绕作品分析这一议题先后发言,现场反响热烈。

    首先是沈阳音乐学院梁雪菲老师,以《音乐手稿个案研究:吕内,修道院档案馆,第31号》为题,向在场代表介绍德国北部吕内修道院手稿的研究情况,受到代表们的关注。

    第二位发言者是上海音乐学院梁晴老师,题目为《隐秘的修行》。她尝试以20世纪基督教基本神学问题为主要视角并结合同时期社会历史及哲学等问题,解读20世纪现代宗教音乐中关于信仰的那部分内容。文中提及多个神学观点,并列举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东欧音乐家的作品与之对应。由于本届年会有多个学者关注基督教对音乐的影响,因此当梁晴老师发言完毕后,立即引起在场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第三位发言者是来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刘小龙老师,题目是《论贝多芬〈惠灵顿的胜利〉的历史文化价值》。针对历史上的偏见,刘小龙老师认为,有必要重新解读《惠灵顿的胜利》:从这部作品中可以探出贝多芬当时的审美追求和革新意图,却终因缺乏后继而就此止步。仅就它给作曲家带来的现实收益和荣耀,就值得后人从社会学、史学的角度对其加以关注。随后,有代表就如何选取研究对象向刘老师提出疑问。

    最后一位发言者是星海音乐学院的刘雅新老师,题目是《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的精神意蕴》。她将作品放置在文化背景的框架下,进行多层次递进分析,逐步论述理查·斯特劳斯如何透过《最后四首歌》的诗意和音响,让潜藏于内心已久的对灵魂自我拯救的渴望以及战争前后所积累的混杂情感得到一种宣泄和释放。(通讯员:仇静文  廖成霞)

    第一分会场  下午第一场

            叶松荣教授

    下午14:00,本场有4位来自不同单位的学者先后发言,题目分别是星海音乐学院胡娉老师的《音乐事件背后的非音乐动因》、上海音乐学院钱亦平">钱亦平老师《20世纪下半叶音乐语言特点及结构类型》、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孙恒的《哈恰图良芭蕾舞剧〈斯巴达克〉的音乐学分析》、杭州师范大学王晡">王晡老师《“和平更好”》。

    第一位发言者胡娉老师的论文是以分析勃拉姆斯与瓦格纳之争为例,从普奥的国际关系以及集体心态和文化立场两个主要方面来揭示音乐事件背后的非音乐动因。

    其后,钱亦平老师的发言尤其获得代表们的关注。她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20世纪下半叶音乐语言特点及结构内型:一、介绍了音乐文化倾向及音乐语言特点;二、音乐作品的构成特点及常规类型;三、音乐作品的构成特点及常规类型;四、20世纪下半叶的其他流派及结构特点。在半小时的发言中,她将自己多年来对20世纪下半叶欧洲音乐的观察及总结与到会者分享,引入“参数”的概念,在音乐形态技术层面上,对这一时期的各类作品的梳理提供一套完整的思路。发言完毕后,现场掌声热烈。

    余下两位发言者都是关注具体作品,王晡老师更是以介绍现代作品詹金斯《武装的人的和平弥撒》为契机,向人们传达“和平更好”的美好愿望。(通讯员:仇静文  廖成霞)

    第一分会场  下午第二场

            王晡教授

    本场有5位学者先后发言,题目分别是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吴亚娟的《象征主义诗歌对印象派音乐创作的影响》、山东艺术学院王晶老师的《“原型分析”与音乐批评》、上海音乐学院王丹丹老师的《西欧早期音乐曲式形态探微》、中央音乐学院吕常乐老师《巴赫康塔塔风格与礼拜仪式的关系》以及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张景晖的《玫瑰时代的性别铭牌》。

    除了王丹丹老师和张景晖,其余三人都是以具体作品为个案进行音乐分析。如吴亚娟是针对拉威尔《马拉美诗歌三首》而展开音乐形态分析王晶老师则以肖斯塔科维奇晚期七首四重奏为研究对象。

    王丹丹作为第二位发言者,就音乐曲式形态的内涵进行跨学科阐释,引起代表们的关注。首先,她介绍了音乐曲式形态从生物学、逻辑学所借用的术语以及思维方法;然后,论证音乐曲式形态与音乐风格的关系;最后,她将音乐曲式形态分别与诗歌(语言)、戏剧和舞蹈三种形态结合,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位发言者张景晖的论文是以社会学的角度,从维吉纳琴的演奏群体透视这种乐器的“性别”和“社会性别”。(通讯员:研究生部  仇静文  廖成霞)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暮晞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