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米歇尔教授2016上海音乐学院冬季系列讲座综述(三)
音乐结构的一种动力性理念:基质、织体、信号和新复调——以利盖蒂作品《室内协奏曲》的分析为例
音乐结构的一种动力性理念:基质、织体、信号和新复调
——以利盖蒂作品《室内协奏曲》的分析为例
时间:2016年12月21日15:30
地点:中214
主讲:皮埃尔·米歇尔
主持:陈鸿铎
翻译:杨珽珽
综述:王梦琦
12月21日15:30,米歇尔教授冬季系列讲座的第三讲如期开始,本讲解析了利盖蒂(György Ligeti,1923-2006)《室内协奏曲》(chamber concerto,1969-1970)的第一乐章。
在简单介绍利盖蒂各个阶段创作中的重要作品后,米歇尔教授引出本讲的主要对象《室内协奏曲》。《室内协奏曲》为13件乐器而写作,是利盖蒂创作成熟期的作品。教授认为,该曲使用的乐器数量与贝尔格的同名作品《室内协奏曲》(1923-1925)相同,可将两部作品进行比较。这对于想要对这两部作品进一步做对比性研究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示。
利盖蒂的《室内协奏曲》由四个连续性的乐章构成,每个乐章3-6分钟,整体结构与传统的四乐章交响曲相似。第一乐章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声部,形成“微复调”织体;第二乐章是单声、静止的;第三乐章具有时钟型机械性(这里可以参照利盖蒂的《100个节拍器的交响诗》),可看作传统交响作品中的谐谑乐章;而第四乐章是一个极其炫技的急板,也可以作为终乐章。
由于时间限制,并且为了对作品的音乐语言做深入分析,所以米歇尔教授在本场讲座只细致分析了第一乐章“流畅”(Corrente)。但从这一乐章分析得出的音乐特点,也可适用于整部协奏曲。
首先,米歇尔教授带领我们完整聆听第一乐章,他说道:“这一乐章的结构可使我们联想到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钢片琴而作的音乐》(Music for Strings,Percussion and Celesta,1936)第一乐章的结构,作品整体均为三部性,可大致划分为头尾两个大部分与一个中段。两部作品本身可能没有直接联系,但根据利盖蒂本人非常欣赏巴托克这一点,我们可以猜想两者存在一些内在联系。”
第一乐章的结构相对简单,但音乐对比强烈。在乐曲主要的两个大部分的a与b中,a部分的音高材料集中于中音区,以持续音bE为中心点,在一个有限的音域内网状式地逐渐演变(相对静止)。b部分则是集中于两极音区,音乐通过极精细的网状式织体快速进入一个十分活跃的状态,音响效果更为丰富。虽然音乐材料在听觉上呈现为极端化的差异,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实际上来自同一素材,存在高度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在聆听过程中感受到,一些音响素材连续性地存在,使得听知觉无法即时捕捉,这就需要我们用非传统的耳朵来聆听。教授举例,在b部分开始处就有一个看起来和听起来都貌似齐奏,实际上却以音高相互区别、形成所谓的“假齐奏”效果的部分。
紧接着,米歇尔教授依次对a部分、中段以及b部分进行了具体分析。
a部分
米歇尔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他所整理的重要音乐线条,从中反映出利盖蒂运用了类似增值的方式:在不超过八度的同一个音区里,使织体越来越丰富,后又渐薄。米歇尔教授指出,利盖蒂本人受到许多来自自然科学的影响,这样的写作方式或许与植物的生长状态有关,而他这样的创作理念还会用在有限的音组内部的音程关系上,类似的发展方式在《第二弦乐四重奏》中尤其明显。此外,由音高、音色、时值各参数无缝隙构成的声响状态,来自于利盖蒂在科隆电子音乐工作室进行创作的实践经验。
在讲解分析的过程中,米歇尔教授播放单独提取出来的长笛、单簧管声部,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理解音高、旋律的发展后,教授对a部分的声响结构进行分析。a部分具有非严格的卡农式织体写作特点,这类似于早期音乐中的比例式卡农(有量卡农),这样的卡农式织体写作手法在利盖蒂的钢琴练习曲中也经常使用。利盖蒂在对“等节奏型”中的节奏重复片段塔利亚(talea)这一写作模式进行研究时,提取其中的交错节奏,并运用于自己的创作。而其音乐中十分重要的“流动的音色”、“运动的色彩”,还可联系到电影艺术。他通过快速错开的方式隐藏了每一件乐器的独有属性,营造出特殊的音响效果。
中段
这个部分起到过度性的作用,出现持续音与和声性的片段。持续音部分的结构来自短笛、单簧管等声部,或是弦乐的和声部分,音响效果独特;而和声性片段听起来较为传统,教授称,同样的写作手法可以联系利盖蒂的另一部作品《远方》(Lontano,1967)。
b部分
b部分使用的音响素材相对a部分更为丰富活跃,音乐由极高极低的两个音区开始,后逐渐进入中音区,转而又分别出现在两个音区,最后只剩下c和b两个音,体现两极性的音乐特征。这样的声响性设计贯穿于他的创作,如在《旧金山复调》(San Francisco Polyphony,1974)的手稿中,就有明确的设计。
米歇尔教授在自己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得出,这部作品内容丰富,能很好地体现出利盖蒂的总体创作特点:一是音形交错,教授将其音乐中独特的音响效果制造手法命名为“假齐奏”;二是两级音区的使用,利盖蒂擅长在一个有限的音域中创造两极化的音响,这与电子音乐中通过声音“包络”来组织声音的思维有关。除此之外,教授认为,利盖蒂的创作手法会使得音乐在织体上呈现出“音洞”。无论是从最开始相对静止、难以辨别的“中性化”织体开始,逐渐演变成为清晰的各个声部;还是先确定音乐的两极,再进行“填补”,都产生了不可思议的音响效果。
此外,教授还提到,利盖蒂本人认为自己的音乐是直观的。他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组织音乐各参数,是展示自然界的味道、视觉或其他可直接感受到的事物。作曲家以如此出发点进行创作,就需要分析者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反复聆听、阅读,感知音乐的各个参数层面。
讲座最后,同学们积极提问:
Q1:讲座标题中的基质和信号,具体指的是什么?
A1:杨珽珽在翻译教授回答的同时,解释道:“这两个词的意义与我们的语境相关,并非它们的字面意思。“基质”指作品中的原始单位、音组;“信号”指的是具有特定意义的音乐材料。”
Q2:米歇尔教授提到他与作曲家有过直接的接触,那么有没有针对这部作品与作曲家进行交流?
A2:教授回答:没有单独针对这首作品与他进行交流,但有许多其他的交流。在20世纪60、70年代,利盖蒂常在南法普罗旺斯的当代音乐中心活动,作曲家、指挥家Peter Evötos常演奏他的作品,我曾与他进行交流。
Q3:教授这次的分析结果是否是完全个人化的?
A3:教授回答:是的,在我认识利盖蒂之前,就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许多分析。这部作品分析起来非常困难,我曾反复将每个声部单独提取出来进行分析。在进行反复的聆听、分析后,答案才会出现,这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
陈鸿铎教授是国内研究利盖蒂的专家,他补充到,更多关于利盖蒂创作构思的研究,可以参考瑞士巴塞尔Paul Sacher基金会出版的两本利盖蒂研究文集(György Ligeti,Gesammelte Schriften,2007),其中收入利盖蒂几乎所有文稿,而其中对每一部作品都有作曲家自己的说明,如解释创作背景、所使用的技术等。但是对于分析者来说,有时参看过多资料也可能带来负面效果,影响分析者自己做出独立的判断。
米歇尔教授表示,他曾见过某位学者对《室内协奏曲》第一乐章进行分析,但采用了与他完全不同的路径。分析的结果对于教授来说是难以理解的,那位学者把音高全部提取出来,却忽略了节奏。依照这样十分序列化的分析来聆听音乐,很难理解音乐本身。由此我们可以思考,我们分析的结果是否对自己聆听有帮助?
为了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教授更是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网站资源,其中包含他所在的研究小组对利盖蒂《圆号三重奏》进行的视听结合的细致分析过程,提供影像,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单独声部的运动和整体声响的构成,其中也有对手稿进行的分析。
讲座最后,陈鸿铎教授进行总结:近来,上音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讲座,这些讲座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讲座关注的是宏观的话题,重点在开启人们的思维,这十分重要,如上个月库克教授带来的交叉学科性质的系列讲座“超越边界的分析”,不仅分析音乐本身,还涉及文化、意识形态等分析。而米歇尔教授的这一系列讲座则具有微观性质,这也是我们特地安排的,这样的讲座专门针对作曲家的某部作品进行解剖、分析,让我们深入到音乐作品的细节,这对我们来说也非常重要。本讲通过单一乐章的分析,概括了利盖蒂非常重要的音乐特点,可以说是以小见大。米歇尔教授今天的讲座中提出的几个表述很值得我们注意,比如“假齐奏”、“音洞”,在我的研究中,我用“真空”来形容两极音区模式,而“音洞”的说法也非常形象。陈老师表示,米歇尔教授带来的分析对他的研究也有启发。
陈老师再一次对米歇尔教授和翻译杨珽珽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并预告了下一讲的内容——从频谱音乐代表格里塞(Gérard Grisey,1946-1998)的两部作品,探讨音乐的时间性与演奏问题,希望大家继续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