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已乘仙鹤去 跳蚤之歌留人间
——追忆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声乐艺术教育家温可铮先生
一个低沉、磁性而富于人性力量的声音,在观众心中将永远定格。我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前声乐系系主任温可铮教授,于19日22点16分在北京306医院病逝,享年78岁。消息传来,圈内外人士和许多观众深感惋惜。
温可铮先生1950年从南京国立音乐学院毕业后,曾先后在南京金陵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并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声乐比赛中获银质奖章。他不仅是哺育英才、桃李满天下的著名声乐教育家,同时,也是受到高度推崇的男低音歌唱家。他的音乐生涯横跨半个多世纪,在国内外100多个大中城市举办过1600多场各类音乐演出活动,其中独唱近300场。国外知名乐评家曾评价他是“当代的夏里亚宾”。
这些年,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温可铮在中国音乐学院担任特聘教授,平时不但忙于教学,还在各地举办音乐会。前一段时间,中国音乐学院招生面试,他也连续参加了3天。也许是太累的缘故,3月19日,他突发心肌梗死,家人赶紧把他送到解放军306医院,北京最好的医生参加了会诊。但是,这位78岁的老人,进入医院后就一直昏迷不醒。4月19日晚,他离开了家人,也永远告别了他热爱的声乐事业。
诲人不倦 大师风范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徐孟东教授说自己听到这个噩耗后,神情顿时沉痛不已。“他入院一个星期后,我去北京看望了他。虽然他当时处于昏迷中没有和我说话,但怎么也想不到他就走了。”徐孟东教授向记者讲起了温可铮教授在上音任教、担任声乐系主任那些岁月的一些事情,似乎他的身影还就在眼前。这位十分认真和执着的声乐艺术家,就这么匆匆离去,不但让他的同事们感到很突然,就连多次采访过他的记者,听到消息心头也不禁为之一紧。
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熊郁菲也心情沉痛地对追忆温可铮大师:“虽然在上音读书时,我不是温先生的学生,但我去年到北京参加央视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时,他主动把我叫到他家里,非常认真地听我唱,然后提出建议。我进入决赛后,他又对我进行了详细的辅导。这一切,好像还都发生在昨天……真不敢相信,慈祥的温先生已经和我们永远分别了。”
认真执着 艺术常新
前些年,温可铮先生在上海大剧院中剧场举行独唱音乐会的情景,似乎还历历在目。那次,他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一定要听听他的演唱。当时,他已年过古稀,安排的曲目分量又很重。站在舞台一侧观看排练,见他每一首歌都放开嗓子认真试唱,还不时与担任钢琴伴奏的夫人王逑琢磨交流。一个多小时的音乐会,他排了整整半天。排练间隙,他边擦着汗边告诉记者:“要说我不累也不现实。我经常画国画,每每在演唱时,就会用画画的心境来调节自己,这时会觉得内心平和,气息匀畅,渐渐就不累了。”
还记得他演唱拿手的《跳蚤之歌》时的情景,幽默的神态和诙谐的歌声,不但充满着讽刺的意味,还经常让人忍俊不禁。温可铮教授举办过200多场独唱音乐会,参加过1600多次音乐会演出,这首歌,他也唱了几十年。曾有记者问温可铮先生:“反复演唱一首歌,会不会产生疲劳感?”他呵呵笑道:“艺术要常新,才能有生命力。这首歌我也不知道唱了多少遍,除了歌曲的规定情景之外,每次演唱时,我都要酝酿情感,给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
温可铮教授尽管是唱美声唱法的男低音,但每次开音乐会,他必定会唱中国歌曲。有一段时期,他和夫人居住在美国纽约,居然在一年里先后开了3次个人独唱音乐会,曲目中当然少不了中国民歌,如《红彩妹妹》《在银色月光下》《凤阳花鼓》等,还在纽约创办了华人爱乐合唱团。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辈子就和声乐艺术绑在了一起。我是中国人,用一切机会为弘扬和推广中国的声乐艺术做点事情,是我最乐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