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纪要
会议第一天下午,各位理事会成员就各自研究的方面向大会做了精彩的报告,并接受各位代表的提问。报告会由周海宏教授担任主持。
首先发言的是东道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林华先生,他的报告题为“音乐文化艺术中的民族审美心理”。
林华教授先陈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本项目企图把中华民族音乐审美心理机制放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进行研究。通过与世界不同文化模式下的各民族音乐审美心理的比较,更好地把握本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特征。本项目的研究企图为音乐文化领导层面的干部提供决策的参考,在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和中国传统音乐的本质之后,作出科学化的发展方略。本项目的研究为中外音乐史的发展,提供民族审美心理学视角,从使音乐史的动因得到更全面的解释。本项目的研究希望为青年作曲家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提供理论基础,而不至陷入盲目的误区。本项目的研究也为表演工作者在诠释中外音乐作品提供参考,把作品文本与民族文化背景加以联系,以期获得更有说服力的二度创作。
林华教授随后介绍了此课题的研究内容: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讨论音乐审美的民族感知觉,讨论音乐符号运用的一般特征和民族特征,讨论音乐审美中的民族特征,讨论民族音乐审美心理的发展。
之后,林华教授提出本项目的创新程度在于:提出了民族的音乐集体表象与民族的审美心理定势的问题,提出了民族的音乐感知觉的差异及可变发展的问题,提出了音乐的表述三种形式(即感性、知性、理性表述),二种形态(即文化音乐、艺术音乐)的问题,提出了音乐审美范畴的民族观念差异问题。
最后,林华教授指出本项目的意义在于:审美科学理论在跨民族研究中往往发生“放大失效”“平行移入失败” 因此在世界民族审美心理比较的基础,阐述中华民族音乐审美心理和观念,从而构建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学科非常必要。
第二位发言的是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周世斌教授,他做了题为“让音乐激发出生命的动力——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心理治疗志愿者团队赴地震灾区心理救援工作”的报告。
周世斌教授用了大量的图片,讲述了在灾区的所做所感,所有在场的代表深受感动。他在报告中说,5.12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的惊世大灾难,一瞬间吞噬了数万个鲜活的生命,残酷地摧毁了人们美好的家园。这场灾难也像一面镜子,照射和考验着每个人的灵魂。灾区的人们惊魂未定,悲痛欲绝;灾区的少年儿童更是遭受了严重的身心创伤。5月16日,灾后第四天,一支音乐心理援助志愿者队在首都师范大学紧急组建并行动起来。几天后,这支志愿者队赶赴灾区,直奔损失最为惨重的北川中学,一场针对灾区少年儿童身心创伤的音乐心理援助工作在不断的余震、疫情的威胁、堰塞湖溃坝的危险中展开。经历了帐篷中朝夕相处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队员们用美妙的歌声、极具感染力的舞蹈,让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用动人的音乐成为了搭建起与孩子们心灵相通的桥梁。
9月22日,首都师范大学第二支音乐心理援助志愿者团队再次踏上去往北川中学的征程。在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为北川中学组建了合唱团、行进管乐团、舞蹈团、钢琴班,为15位肢残学生组建了轮椅吉他队。
大难之后,爱心似潮水般涌到灾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爱也渐渐似潮水般退去。但是,心灵的创伤需要长时间地抚慰,坚持不懈最为难能可贵。这支特殊的心理援助团队选择了坚持,也必然面临着未来的种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