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教授率队,邀请由驻所专家乔建中、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陈树林等五人组成的专家小组一同前往北京市顺义区大胡营村考察高跷。

    大胡营村位于顺义县城东北12公里处,始建于元代,由山东胡姓人家迁此建村,于土丘之上,名胡家坡,后改为胡家营。因居户多,故称大胡营。大胡营村现属北小营镇,全村有一千多户,近四千人口。

    大胡营村的高跷属文跷,已有300年的历史,系由一“南蛮子”所传。历史上主要是参加白龙潭庙会、丫髻山庙会的活动。主要特点是跷腿长,全跷高约1.80米,跷托处约1.40高。跷身绿色,跷芽红色,芽边黄色,带有南方色彩。大胡营高跷有十个角色,其中有陀头、卖豆儿、武扇(公子)、文扇(老坐子)、渔翁、樵夫各一人扮演,另有两人打锣、两人打鼓。为了烘托表演气氛,现在的表演中又增加了傻丫头和醉鬼两个角色。每个角色各有各的表演套路和技巧。

        大胡营高跷可在行走中表演,也可在固定场所表演。行进中表演,托头、卖豆儿、武扇在前面以编八字的形式表演,并间歇增加耍跷、(蹲跷)背跷、怀中抱月等,并有文武扇逗哏的表演,武扇穿场表演,其它角色各摆各的架式。在固定场所表演,首先是三参三拜、圆场、走阵法,阵法有龙摆尾、神龙绞闹、编篱笆、三角阵、四角阵、车轱辘阵等。高跷表演主要靠督官的令旗指挥。令旗主要给托头、卖豆儿、文武扇下达指令,其它角色也得听从令旗的指挥。

    除了曲调保存较多(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有近六十首),大胡营高跷唱词也保存得比较完整。为了保护、传承高跷文化,年过七旬的李成华老先生(原顺义县电力局局长)于2007年在大胡营村又重新组织起高跷花会。他们自筹资金,购置锣鼓、行头、道具,制作高跷、会旗等。2007年10月2日他们曾向村民进行了汇报演出,博得村民们的一致好评。2008年,大胡营高跷花会参加顺义区文联组织的花会大赛上获得银奖。

    本次考察活动是在顺义区文化馆陈万顺先生推荐和大力帮助下得以成行的。陈万顺先生在顺义区文化馆从事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工作。一年多以前,他开始关注大胡营高跷。他自出经费多次前往大胡营村进行考察,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并做了大量案头研究工作,撰写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背景材料,整理出了近二十首唱词。在考察采访现场,陈万顺先生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一年多以来考察和研究的情况,大胡营高跷花会成员(均为大胡营村村民)李连生、王志亮、李成华、徐金、胡殿文、徐久伶、徐先、徐福海、王敏、刘庆云、单增林、穆国民分别展示了高跷(锣鼓、唱)中的锣鼓舞奏《面鼓》、《边鼓》、《哑巴鼓》、《吊鱼儿》、《扑楞山》、《平鼓》,高跷调演唱《仿白袍》、《小放牛》、《大江洋》、《小顶嘴》、《小过桥》、《绣荷包》、《杂牌子》、《大八仙》以及凤阳歌、十不闲等民间艺术品种。他们的唱腔韵味浓厚,舞姿独特,特别是花棒表演令考察组专家耳目一新。

    通过现场论证,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本次考察为一项重大发现,大胡营高跷无论在音乐、舞蹈还是文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鉴于此情况,我院音乐研究所将择日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调查和采访,并将参加正月十五在大胡营村举办的民间花会活动。大胡营高跷研究将被列为我院科研指南中的一个重要选题之一,并安排在读研究生合适人选进行专题研究,一方面推动大胡营村对该项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为我所申报北京市人文社科基地进行学术储备。(音乐研究所)

    分享到:


  • 文章录入:musicpsyjc责任编辑:小艾
    关于 的新闻
热图  

没有任何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