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12日,在星海音乐学院举行的西方音乐学会第三届年会举行了8场分组发言讨论会。年会从“音乐分析、音乐阐释”、“跨学科、跨文化研究和中西音乐比较”、“音乐哲学、音乐美学”和“浪漫主义音乐研究”这四个具体的学科分类,分别在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教学楼D栋101、102、201教室设立了4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分组发言这项议程。

    围绕着西方音乐史研究、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具体作品的分析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老、中、青三辈学者分别进行了精彩发言,与学界分享了他们各自近期的研究议题。在每一个会场,会场气氛都十分热烈,其中不乏精彩的发言,让参会学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尤其是有关中西音乐文化比较和跨学科研究的课题,成为本届年会的焦点。如杨燕迪教授就“西方音乐研究中学科交叉的可能性与展望”所作的发言,提出了中国学者如何深入认识和理解西方音乐这个“他者”,及从中国视角提出问题并试图解答的方向,引发了在座学者们关于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交叉融合、发展这一主题的深刻思考。

    而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钱亦平对“20世纪下半叶音乐语言特点及结构类型”的阐述,引入“参数”的概念,使用数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提供一套完整的思路对20世纪下半叶欧洲音乐各类作品作出分析和梳理,为音乐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也引起了参会学者的高度关注。此外梁晴、周小静等学者的发言中都提到基督教神学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代表们的关注。

    10日晚上,年会还邀请到韩国专家金廷娥教授在学院室内乐厅为与会代表作了专题报告。

    本届年会持续三天的议程中,100多位参会代表共进行了120多人次的主题发言,分组发言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分享到:


  • 文章录入:古林居士责任编辑:古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