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一访 情歌四季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师生赴阳澄湖文化站开展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纪实
2011年5月7日,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施敏和江燕老师带领六位学生前往苏州相城区阳澄湖文化站,拜师学艺,学唱原汁原味的阳澄渔歌。我有幸从之,得以领略阳澄湖渔歌的淳朴烂漫、婉转悠长。
此次采风活动不仅是我院挖掘地方音乐资源,并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次实践项目,而且是更加深入、更加具体、更加直接地将苏南地方音乐纳入高校教育的文化主流传承体系的又一行之有效的吴歌保护举措。此次活动在组织安排大学生走进民间、零距离接触吴歌传承人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们自觉自愿、主动认真地学唱吴歌,进一步引领他们深入民间传统文化,深刻感悟吴歌经典魅力,从而实现高等学校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的有效联姻,并且成为连接保护传承吴地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理论与民间话语的重要桥梁。
水波浩淼的阳澄湖,有三分之二水面属于。这座古镇位于苏州相城区东部,北接常熟,东邻昆山,南连工业园区,跨阳澄湖东、中、西三湖,除水面外,它还拥有陆地面积八十多平方公里,气势宏伟。长期以来,阳澄湖镇以盛产稻麦和水产品著称,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更是驰名中外的阳澄湖大闸蟹的原产地。沺泾位于阳澄湖半岛,地貌奇特,风光秀丽,因而构成了阳澄湖镇典型的水乡古镇风貌。这里不但风景秀丽,自古名人辈出,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数阳澄渔歌了。
相城区的阳澄渔歌是吴歌的一个重要分支,通常我们认为它和常熟的白茆山歌、吴江的芦墟山歌、张家港的河阳山歌共同组成独具清新委婉曲调和吴侬软语地方特色的吴歌。早在清代中后期,当时的湘城(现属阳澄湖镇)山歌已经风行于民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阳澄渔歌也曾亮过相,出现过张阿三、胡家炳等当地著名的山歌手。九十年代末,阳澄渔歌又在姑苏大地上传唱开来,清新自然,悠远深长,宛若“天籁之音”。它的形式为独唱或男女对歌,短的为四句,或十来行,长的一般不超过百行,大多以抒情与叙事为主。歌词通俗,音律优美,生活在吴方言地区的人容易听懂,因而很受欢迎。
身往阳澄欲黄昏
阳澄湖早在神往之中。每每由凝思进入幻境,把自己幻化成穿着江南独有水乡服装的女子,声声渔歌,依依柔情。
真的要去阳澄湖听渔歌了!当我接到江燕老师的电话时,着实激动了一阵。下午六时,我们驱车踏上行程。一路不表,却说由市区进入相城区之后,路两旁的香樟葳蕤繁盛,树与树之间连绵成片;嫁接而成的月季婷婷婀娜,硕大鲜艳;独具江南特色的粉黛屋舍,精巧别致。此番此景,无不让我们感叹江南丝丝缕缕沁人心脾、缠缠绵绵难以招架的精致气息。正当我们还在惊叹车窗外匆匆掠过的酽绿暗香时,夕阳下阳澄湖的波光点点就这样平静淡然的接受了我们几秒震惊后的再一次尖叫与欢呼!太美了,一切赞美的词汇在这里只能沦为空洞、苍白的汉字。至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山花奖”会永久落户在苏州市相城区。
到达阳澄湖文化站已是晚上七时。文化站的李雪龙站长看见我们下车立刻上前迎接。几句寒暄,他带我们简单参观了一下文化站。阳澄湖文化站设在一个粉墙黛瓦、华庭轩窗的小院里,院内墙上挂着数幅当地山歌手们在各地演出的照片。一一欣赏过后,其中一幅给我们留下了印象深刻,那是一张记录了阳澄湖渔歌唱响世博会苏州馆相城主题周开幕式的照片。照片展示着来自阳澄湖镇高三妹、高凤根姐弟等六位山歌手身着水乡服饰,奕奕神采、落落大方地演绎《阳澄湖四季情歌》的情景。随后,我们跟着李站长进入文化站的职工文化活动室。室内有一个小型舞台,舞台上堆放着各种道具和各式服装,一看就是刚刚结束紧张排练的场景。四位阳澄山歌手已经早早在此备茶等候,此情此景令我们大为感动:李站长听说我们要来学唱渔歌,二话没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不巧的是这段时间文化站有演出任务,山歌手们除了正常上班工作外,还要抽空进行紧张的排练,所以指导我们的学唱也只能挤出晚上休息时间来进行。听说我们要学唱《阳澄湖四季情歌》,李站长特地为我们请来了这首渔歌的其中四位原唱,以确保我们能够学到原汁原味的阳澄渔歌。为此,我们要对阳澄湖文化站李站长的大力支持、周到安排和歌手们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地感谢和诚挚地敬意。
舞唱渔歌,咬文嚼字,为师一日终难忘
为了能够更加快速的掌握阳澄湖渔歌的曲调韵味,我们也做了大量有效地预习工作。在来阳澄湖之前,我院六名同学已在江燕老师的指导下学唱了《阳澄湖四季情歌》,对全曲的旋律、节奏、内容都有了基本了解,并能够大致模仿出《阳澄湖四季情歌》原唱们的表演动作。李站长认真听完了基本情况介绍后,要求六名同学先按照自己原先学习的状况表演一遍,让这些山歌专家们有一个大致印象。
六名同学换上山歌手们的表演服装,带上鱼篓道具,还真有几分当地居民的悠然质朴。一切就绪,六位同学各自站好点位。伴奏声起,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演唱起来。一曲唱罢,李站长和四位山歌手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李站长高度赞扬了江燕老师的教学水平,直夸六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已有八分神似,除了语言上有个别字发音不准外,无论是声音处理还是动作表演都非常到位。六位同学在没有接受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就已经有了这么出色的表现着实让他们惊讶意外。随后,李站长和四位山歌手就同学们的发音吐字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训练。由于这六位同学全部都是外地人,没有一点儿吴语基础,所以想要说出原汁原味的吴地方言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李站长和四位山歌手开始一字一句地做示范,发现同学发音不准时就反复纠正,不厌其烦,直到正确为止。就这样一遍一遍,字字句句,来来回回,终于以完整准确的吐字通过了发音这一关。同学们信心大增,但重新表演时,李站长和四位山歌手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整首山歌在不少地方都安排了摇橹的动作,但由于同学都来自城市从未接触过橹,所以做出的动作表演成分太多,缺少真实感。为求得同学们动作的逼真,山歌老师们一边手把手地纠正同学们的动作,一边心交心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重要性。李站长说,别小看了这些细微的动作,往往就是那些看似细小的东西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忽视细节很有可能满盘皆输。的确,李站长发人深思的话语现在想来仍感掷地有声!按照老师们的指导要求,几番演练,终于,阳澄湖渔歌那特有的飘逸绵长的韵味被同学们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李站长和四位山歌手露出了舒心的微笑,我们也长长地松了口气。
山歌老师们的咬文嚼字认真劲儿、“吹毛求疵”的细致劲儿,真可谓呕心沥血,还有他们富含哲理的指导思想,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顿生敬意。
一曲唱罢,问访求教,不觉新月明
学完山歌,我有幸采访了李站长。他详细介绍了阳澄湖渔歌保护现状以及它的传承情况。目前,阳澄湖渔歌40岁以上的传承人已有200多人,阳澄湖人基本上人人都会唱上一两首,受众范围很广。李站长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他们这儿的人都爱唱山歌,不但爱唱而且还爱收集山歌,这给他们保护传承阳澄湖渔歌工作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当地许多男女都因山歌结缘,以歌为媒,结为伉俪,代表人物就是现已60多岁的朱文华、蔡金娣夫妇。李站长还告诉我,由于阳澄湖渔歌很受当地居民欢迎,所以文化站会定期编排表演节目来丰富居民业余生活。这些表演山歌的人并不是专业歌手,而是当地居民,出于对阳澄湖渔歌的喜爱,他们全都是自发性、义务性的利用自己业余时间来参与演出。当我问到目前阳澄湖渔歌保护传承具体情况时,李站长沉思片刻道:“阳澄湖渔歌保护传承工作起步晚,许多工作只进行到初期阶段。不过当地政府非常重视阳澄湖渔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计划,如将渔歌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定期举办渔歌培训班、举办山歌比赛等等。”
采访结束后,我突然想起了 2007年4月的一天。当日,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周巍峙来到阳澄湖镇,当他听了山歌手演唱的吴歌后,击掌称赏。他说:阳澄渔歌是吴歌的流派,经过人们不断传承和发扬,韵律更加优美,表达更加流畅,具有较强的美感。激动之余周老当场留下了“阳澄渔歌”的墨宝,表达了他对这一水乡奇葩的赞赏之情。我坚信,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文化部门有效领导和当地居民热情参与下,阳澄湖渔歌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一定会发扬光大、越唱越响。
时间飞速,两个小时就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抬头望,一钩新月。
惜别师友意难平
此次短短数小时的采风活动,留给我们的却是难以忘怀的记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短暂的教与学,永恒的师与友。山歌手们用他们的一腔热情让我们感受了阳澄湖人的真诚质朴,让我们领略了阳澄湖渔歌的清洌柔媚,更让我们明白了阳澄湖文化经久不衰、代代繁盛的奥秘。
阳澄湖渔歌,一个令人联想到天籁之音的神曲。
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朱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