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晋剧《于成龙》晋京展演
由山西省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太原市戏剧家协会创演,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晋剧代表性传承人、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谢涛反串出演的晋剧新编历史剧《于成龙》2015年10月31日在北京长安大剧院盛大开演,长安大剧院座无虚席,热切期盼精彩演出的到来。当具有浓郁晋中民间音乐风格的开场音乐响起,一身布衣的于成龙由布景后面徐徐走来时,观众席中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演出就此开始。
一、晋剧略谈
晋剧,又称山西梆子,属于梆子腔系统的戏曲剧种。山西梆子分为“中路梆子”、“南路梆子”、“北路梆子”及“上党梆子”,而晋剧即脱胎于中路梆子,后由于中路梆子逐渐兴盛,因此以中路梆子概称“山西梆子”,后在中国戏曲改革的历史时期吸收晋中地区的民歌、秧歌等民间音乐元素形成晋剧。
晋剧在近代,尤其在晋商文化的影响下,有了长足的发展,班社林立、能人辈出,出现了大批的优秀艺人及剧目,如《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等等,每一部戏无不表现出浓郁的“晋文化”特色。
二、剧情背景及于成龙其人
晋剧《于成龙》以清代康熙年间的清官于成龙为主要角色。讲述了康熙13年(1674年),于成龙署理武昌知府,恰逢“三藩之乱”爆发,他奉命建造供官军通行的两座浮桥被特大洪水冲垮而被革职为民。此时,于成龙年近六旬本可以回乡养老。然而,湖北局势危急,外有吴三桂叛乱、内有民众叛乱。于成龙毅然挂帅上阵平乱。本剧就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塑造了于成龙平易近人、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形象。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人,由于为官期间,清正廉洁,每日以青菜、粗米佐餐,故而百姓其为“于青菜”,后世称为“天下第一廉吏”。
三、新编历史剧《于成龙》的艺术特色
本剧的定位为新编历史剧,因此就包含了两个特点,一为“新编”,一为“历史剧”。称其历史剧,是因为本剧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时期——清代康熙年间、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于成龙;而新编之新,则是这部戏曲的亮点:
1、舞台布局之“新”
传统的戏曲,舞台上只有一张桌、两把椅,无再多道具,而本剧之新,体现在舞台的布景。从主角于成龙从布景后缓缓走出开始,人物随着剧情的发展出现、退出的方式皆为从舞台布景之后隐去,而不再是从舞台的两侧下场,这样的布置给台下的观众以更加真实的感受。
2、乐队伴奏之“新”
以京剧为例,传统的京剧表演模式,是演员在舞台正中演唱,而“文武场”(即伴奏)位于舞台的右侧,这样便于演员与伴奏相互之间的交流,因而可以随时控制舞台。
而在当晚的演出中可以发现,在观众席与舞台之间还有一片空间,就是用于乐队伴奏的乐池,当晚的演出即以加入了用于戏曲伴奏特色乐器的西洋管弦乐团。这样的伴奏形式已经接近西方歌剧的伴奏形式,此为乐队伴奏之新。
3、表演语言之“新”
众所周知,以语言为主的艺术形式,语言是体现特色的关键,如各民族语言演唱的民歌。而作为戏曲来讲,语言的艺术特色则体现在各地不同的汉语方言,方言语音音调走向的变化,深刻影响着音乐旋律线条的变化,这也是艺术特色的集中体现。而当晚的演出,使用了话白(邹克忠)、韵白及诗白(眇道长),此为语言之新。
4、角色扮相之“新”
“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是一首以京剧曲调与流行音乐风格巧妙融合的歌曲《唱脸谱》的歌词。歌词中的色彩即是传统戏曲中不同人物角色脸谱化的特征,夸张的颜色与脸谱形象让人们非常容易就记住了人物的角色特征以及扮演人物的行当类别,而本次演出的人物造型却不是脸谱化的。
此外,服饰也是本次演出的一大亮点。传统戏曲的服饰以夸张的颜色、不同的身份象征、不同的角色以及所工不同的行当。而此次新编历史剧《于成龙》的历史背景为清代康熙年间,因此台上所有人的服饰均为清代服饰,颇有些“年代戏”的感觉,使人眼前一亮。
四、观戏有感
本次晋剧新戏《于成龙》的演出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可以看出,山西在晋剧领域的改革与创新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也为其他戏曲剧种如何在保留传统剧目与创编新戏的结合方面起了一个引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