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9日,距离于润洋先生离开我们刚好88天。由中国西方音乐学会和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主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的 “追忆缅怀于润洋教授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贵宾室举行。

    上午9时,于先生的夫人高次兰、儿子于溟、诸位徒子徒孙,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上海音乐学院,一同追忆和缅怀他们挚爱的丈夫、慈爱的父亲、敬爱的恩师。会议伊始,在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韩锺恩的主持下,伴随着于老师生前最喜爱的乐曲——肖邦“离别”练习曲,全体与会者向于老师默哀致敬。随后,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和音乐学系主任赵维平分别做了真挚的讲话,拉开了此次会议的序幕。上午的会议内容是于润洋教授的学生代表发言,包括:韩锺恩、余志刚姚亚平宋瑾邢维凯、何宽钊、潘澜、杨婧等。下午则是由学界代表和青年学者代表发言,包括:杨燕迪、钱亦平孙国忠王晡邹彦、伍维曦、陈永、汪申申、孙月、孙慧、赵文怡、黄宗权等。会议尾声,于先生夫人高次兰以及儿子于溟也分别作了发言。与会者分别从学术研究、工作生活、师生情谊等不同的方面追忆了于先生为人、为师的点点滴滴。

     

    学生代表发言

     

              韩锺恩:他先是面向于老师的画像,诉说了自己在先生离去后的思念之情,随后做了名为《西洋东润、融通成体—于润洋音乐学学术思想的平行四边形》的报告。首先指出并解析了于润洋学术思想的平行四边形,即:站在一个立场——历史与逻辑统一;运用一个方法——音乐学分析;置于一个范畴——同一性;给出一个命题——音乐是抽象的纯粹的形式语言。进而就如何在先生的基础上做好接续工作,继续推进先生的未竟之事,实现他一再表达的学科愿景做了设想:先帮先生做一点类似档案保管员和地图绘制者的工作,之后,在学术论域乃至学科范畴内再诉求进一步的成就。

     

              余志刚:以自己的课堂笔记为线索,带领大家回顾了于润洋在1980年西方音乐史课程上讲述的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方法论、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朴实地对于老师上课的过程做了生动细致的回顾。

     

              姚亚平:他说,自己有三件幸事,一是能够跟随于老师学习,做于老师的学生;二是能够得到于老师的支持,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容纳在博士论文里;三是在于老师的帮助下留在了中央音乐学院

     

              宋瑾:从自己25年前向于先生汇报的那些天马行空的哲学思考说起,谈及于先生对于学术研究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度。他说,自己与于先生之间有着未完成的故事,自己是导师于润洋教授的一个作品,于先生是自己永远的鞭策。

     

              邢维凯:从于老师作为行政领导的职业生涯角度,谈了于老师对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发展和建设的重要贡献,他虽然位居高职,却一直饱有知识分子特有的冷静、尊严。

     

              何宽钊:先是从学术的角度谈了于先生音乐意义本体论思想的学术贡献,随后讲述了一些小事,以此显现于老师高尚的精神品格。自己经常会以于老师为一面镜子来反观自身,得到灵魂的净化。

     

              潘澜:谈了于老师在各个方面给自己的印象和影响。她觉得于老师是温暖的,这种温暖源自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同时,于老师有着博大的胸怀,接受后学异想天开的新想法,无形中便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态势。

     

              杨婧:从自己与于老师结下师生缘谈起,讲述了于先生在学术研究中态度严谨、勤于反思;在对待学生时平等亲切,关心提携。于老师就如同他所欣赏的鲁迅和肖邦一样,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音乐学界代表发言

     

              杨燕迪:借由自己得知于先生去世的消息时在微博上发表的一段话,对于先生在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研究和美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做了凝练的总结,认为他是一位“有覆盖性影响”的人。指出他以全面的知识结构(深厚的历史素养;深刻的美学思考;扎实的技术观察;杰出的外语能力)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学术高度。

     

              钱亦平:将自己对于先生的印象概括为:领导型的学者,学者型的领导。作为学者,他曾提出了音乐分析的纲领性文件,在学术上的领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作为行政领导者,他将独特的儒雅学者风范与对学术的严谨态度融入行政工作中,为音乐学学科建设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

     

              孙国忠:首先解释了自己之所以提议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此次研讨会的初衷,随后谈了自己对于先生的印象。他说,自己十分欣赏于老师在提出了概念之后,不是空谈概念,而是自己先来举例子说明。

     

    王晡:列举了多件与于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小事,来说明于先生高贵的人格魅力,人文主义贯穿在他的为人处世中,不会以任何东西来衡量与之交往的人。

     

              邹彦:阐述了自己对于先生提出的“音乐学分析”的认识,以及“音乐学分析”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有异于于先生的一点认识,即音乐技术分析自身的重要性。

     

              伍维曦:从自己考研时熟读于先生主编的《西方音乐史》谈起,讲述了于先生对自己的史学观念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并赋诗一首来表达对先生的憧憬和思念之情。

     

              陈永:回忆了二十年前在厦门大学聆听于老师讲座的情景,指出先生的研究领域虽然主要在西方音乐史方向,但他的学术贡献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影响。

     

              汪申申:谈了于先生作为一位同时在史学和美学领域有着极高建树的学者对自己的启示:历史与美学很难分开,搞美学的要关注史学,搞史学的要关注美学。

     

    青年学者代表发言:

     

              孙月:有三个方面对自己的研究影响非常大:于润洋提出的音乐学分析;韩锺恩提出的音乐学写作;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的优势学科音乐作品分析。自己以此为基础,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出了“诗性-哲性创造性描述”,并以肖邦的作品为例,探索纯文字写作的学科意义。

     

          孙慧:从参加于先生《悲情肖邦》专题研讨会谈及先生对自己的影响,曾经怀疑过自己比较感性的研究风格,是于老师给了自己学术自信:每个人在音乐中听到的都是自己。

     

              赵文怡:借由聂鲁达的诗歌《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做了感人肺腑的诗性发言。讲述自己如何在学术上通过阅读先生的文字,与素未谋面的师爷爷在精神层面上的交流沟通。

     

        黄宗权:通过与于先生接触中的点点滴滴,回忆自己从于先生身上学习到的东西。“也许无论去到哪儿,他都不会停止思考,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送他一程,期望他一路走好。”于先生的一生是精彩的,他的治学精神影响了一代学子,也定会传承下去。

     

    家属代表发言:

     

    高次兰(于润洋爱人):高先生首先带着沉重的心情感谢了上海音乐学院给了她以及家人这样一个机会,她说,自己是代表于先生来的。在发言中,她介绍了于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细节,并念了于先生日记中的几段话,从那些朴实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到先生在工作和研究中有着勤奋刻苦、严于律己的精神,并且能够感受到先生对自己献身终生的音乐研究事业的热爱与坚持。成功没有捷径,而是在于长久的热爱、坚持,这便是高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

     

    于溟:父亲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一个感恩的人,一个知足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事业,是一个好学者,好老师,好丈夫,好父亲。

     

    会议最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瑾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会议时间虽然有限,进程也比较紧凑,但是内容非常丰富,情感朴实真诚,就好像于老师并没有真正离开我们。希望各位能把本次会议的收获散播出去,让于老师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延续。

     

    内容整理:张潇雪

    2015.12.24

    分享到:


  • 文章录入:二月里来责任编辑:二月里来